2019 年 07 月 15 日 【COP25 前哨】波昂的開胃小菜:SB50特別追蹤 圖片來源: UNclimatechange flickr,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SB 50) at World Conference Center Bonn (WCCB) 撰文:楊思華、張寒瑋 核稿編輯:黃品涵 今 (2019) 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期中會議 (Bonn Session) 於 6 月 17 至 27 日在德國波昂召開,這次... COP25 國家自定貢獻 工業
2019 年 02 月 20 日 【COP24 會議結論 #03】國際舞臺上的台灣青年 文 / 柯建佑 年底一直都是 TWYCC 最忙碌的時候。 除了要收尾一整年的行動,成員中的大學生要準備期中、期末考,上班族們也在趕年度結案報告。 去年(2018)TWYCC 除了在收尾並翻譯《TWYCC 青年氣候宣言》以外,更忙著籌備 COP24 的行程,並緊盯國際上會議籌備的進展。 這一次,COP24 代表團的青年們除了追蹤「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與「促進性對話」(Tal... COP24 能源
2019 年 02 月 13 日 【COP24 會議結論 #02】現場觀察:促進性對話與全球盤點 文/柯建佑 到頭來一場空(?)的「促進性對話」(Talanoa Dialogue) Talanoa Dialogue 自 2017 年 COP23 結束後就一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 這個機制最初是在 2015年 COP21 的決議文中明定在 2018 年舉行,讓各國能藉此對話去回顧各國對控制全球升溫在 1.5°C 和 2.0°C 之內所做的努力,並希望能夠將其結果回饋到預計在 2020 年發表的 「... COP24 國家自定貢獻
2019 年 01 月 30 日 【COP24 會議結論 #01】前情提要:《巴黎協定》通過了,然後呢? 封面照來源(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582954 文/柯建佑 2018 對《巴黎協定》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年。 2015 年第 21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 (UNFCCC COP21) 除了通過《巴黎協定》本文,當年會議的第一號決議文 (1/CP.21) 也規劃了 UNFCCC 締約方在後續數年應達到的目標,其中... COP24 ESG & CSR
2018 年 12 月 15 日 【COP24 正經事】許未來更有野心的 NDCs:全球盤點機制入規則手冊 文/ 柯建佑 「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於 COP24 預定產出的一項重要機制。 由於氣候變遷並不是短時間就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很難在一個計畫中就規劃完整的氣候行動。因此,能反映出短程、中程等各階段計畫的氣候政策執行、監測與評價框架,能夠使國家的氣候行動延續,並且愈來愈有企圖心,就顯得相當務實且重要,這就是全球盤點機制的最重要... COP24 工業 碳交易 能源
2018 年 12 月 10 日 COP24氣候大遊行 波蘭時間 2018 年 12 月 08 日 從COP24開幕以來,12/8的波蘭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大晴天,彷彿是為了氣候遊行做好準備,讓來自世界各地關心氣候變遷的公民團體得以順利一同走上卡托維茲的街頭,每個人懷抱著對於氣候變遷的訴求,一起高喊氣候行動的急迫性。 圖1. 公民團體帶著寫有各自理念的標語牌,為了中午12點開始的遊行,在遊行起點集合。 圖2. 雖然不同公民組織的宣傳標語不盡相同,但是大家發... COP24
2018 年 12 月 07 日 【COP24 現場直擊】氣候變遷調適周邊會議及韓國館青年倡議 撰文 / 莊凱鈞、張寒瑋 聯合國第 24 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 (COP24) 第一週會期即將在 12 月 08 日星期六告一段落,經過星期日的休會後將進入第二週會期。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TWYCC) COP24 出國代表團也完成第一週階段性任務,持續追蹤巴黎協定、全球盤點 (Global Stocktake, GST) 談判進度外,也投入促進性對話機制 (Talanoa Dialogu... COP24
2018 年 12 月 05 日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聲明—對抗氣候變遷,台灣能幫上忙! (波蘭時間 12/05 下午 15:50) 今早的波蘭有點冷,在天還沒亮的時候,我們就收到了許多朋友的關心。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今天傳得沸沸揚揚的新聞,有關於一位台灣的青年在聯合國會議上宣稱自己來自「中國台灣」,身為少數前往波蘭氣候大會 COP24 的台灣青年組織,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也很快受到各界的關心,因此我們在此一併回答各位的疑問。 【關於新聞】 在新聞中所提及「來自中國台灣的青年」並非台灣青年... COP24 新聞稿與聲明
2018 年 11 月 26 日 【COP參與國家】氣候面面觀 - 美國 氣候變遷與美國真可說是充滿了愛恨糾葛,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地說美國願意或不願意對抗氣候變遷。近年川普因為退出了《巴黎協定》飽受批評,其實早在2001年,小布希也曾因為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而讓全球譁然。 美國總統川普於2016年競選期間接受福斯新聞台(Fox News)訪問談論氣候變遷片段 在談論氣候變科學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種說法:「97%以上的科學家認為氣候異常和人類活動有關。」既然這都已經確知為...
2018 年 11 月 22 日 【COP參與國家】氣候面面觀 - 歐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以下簡稱歐盟)是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垂克條約》所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現擁有28個正式成員國,經濟上為僅次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依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中的分類,歐盟的會員國皆為「附件一國家(Annex I)」,同時包括已開發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economies in transition, EITs)。... 交通運輸 工業 能源
2018 年 11 月 01 日 COP大事件-《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 《京都議定書》:由開始走向盡頭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的目的是控制人為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談判國在每一年的 COP 大會產生決議,透過國家間的合作與共識,進行減緩或調適行動。在第三次的 COP 大會 (COP3),談判國們就決定應該先由歷史責任排放較多的已開發國家開始進行減碳任務,因此在 1997 年通過了《京都議定書》,要求公約附件一當中的 38 個已開發國家擔起溫室氣體...
2018 年 10 月 28 日 和你想的不一樣:運具的能源轉型 文/邱智萱 這次GST運輸小組來訪問了交大運輸管理與物流系所的卓訓榮教授。 記得,那天是炎熱的一個下午, 一看到卓教授時,教授親切地和我們打聲了招呼,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經過本次訪談完,發現教授其實是一位對於運輸有著自己的藍圖與理想, 教授對於目前一些運輸政策有些期許, 把這些希望,放在我們這些年輕人身上…… 公共運輸從服務運具走向環保運具 剛開始,卓教授表示「最早台灣經濟尚未發展,公共運輸... 交通運輸 實地訪談 能源 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