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09 月 23 日 世代正義政黨回應 記者會 | 2020青年抗暖大遊行 跨黨派青年世代政治人物挺927氣候遊行 今日台灣青年氣候聯盟邀請各黨青年政治人物,一同為氣候變遷下的世代正義發聲,並回應青年們提出927青年抗暖大遊行的六大氣候治理改革訴求! 台灣應以2050年淨零碳排為目標,提出台灣版的「綠色政綱」 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廖子齊 認為,台灣目前回應氣候變遷的行動存在「目標太保守」與「缺乏有效政策工具」等兩大問題。在巴黎協定的規定下,今年世界各國都將更新他們的減碳目標... ESG & CSR 氣候遊行 淨零碳排 碳中和 能源轉型
2020 年 09 月 10 日 公佈記者會 | 2020青年抗暖大遊行 氣候改革 刻不容緩 | 20 20青年抗暖大遊行 2020氣候關鍵年 青年預告抗暖大遊行 2018年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因不滿政府對氣候變遷的作為上不夠積極,每週五發起罷課行動,前往國會前無聲地舉牌抗議,引發全球的氣候罷課行動,2019年更有700萬人響應,同年3月15日,第一次「未來星期五」(Fridays for future)號召,史上最大規模「全球氣候罷課」(Global ... ESG & CSR 氣候遊行 淨零碳排 能源轉型
2020 年 08 月 15 日 亞馬遜引爆點將至—如何保護我們的地球之肺? TWYCC特約專欄作家 董書吟(環境工作者)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佔地六至八百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雨林。雨林內的植物進行大量的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故而被譽為「地球之肺」。除此之外,亞馬遜雨林更是生物多樣性的大熱點,超過半數的物種皆棲息於此。由此可見, 亞馬遜雨林的存亡將大幅影響地球環境。 根據研究,亞馬遜雨林約三成的降水量源自盆地本身的水循環。[1][2] 水分子的循...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20 年 07 月 05 日 不只是電動車—永續運輸(Sustainable mobility)的其他可能 作者:TWYCC特約專欄作家 董書吟 (環境工作者) 交通運輸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論通勤上班、出門旅遊甚或逛街吃飯,我們都免不了在不同地點之間移動。隨著技術的進步,交通活動愈來愈多元且活躍,而其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亦愈趨增大。國際能源署( IEA )統計,全球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碳排放量來自運輸,而運輸約佔台灣總碳排放量的 14 % [1] [2]。運輸不僅排放二氧化碳,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噪音以及... 交通運輸 能源
2020 年 06 月 14 日 地球只能喘息片刻?-後新冠肺炎時代的綠色經濟復甦(Green economic recovery) 作者: TWYCC特約專欄作家 董書吟 (環境工作者) 新冠肺炎(又稱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之際,各界經濟活動逐漸復甦。德、日等國開始擬定盡速回復產能的政策,力圖振作。然而,我們只能選擇重拾既有的生產型態嗎?許多產業與經濟模式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而暴露出不少問題,尤其是產業鏈的斷裂。比起重操故技,藉此機會改善企業體質,使經濟體走向永續,或許更能培養足夠韌性(resilience)以因應... 交通運輸 健康 災害 碳中和
2019 年 12 月 13 日 【COP25】第二周談判追蹤:遲遲沒有下文的碳交易制度 撰文:楊竣文 潤稿:謝尚融 繼上周非正式諮詢會議的紛紛擾擾,有關第六條第四款的談判陷入僵局。 若按原定計畫,附屬科技諮詢機構(the Subsidiary Bod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 簡稱SBSTA)將在上週五(12/06)召開最後一次非正式諮詢會議,本周一(12/10)上午結束有關第六條的所有非正式諮詢,當日下午召開SBSTA整體的... COP25 碳交易
2019 年 12 月 11 日 【COP25 紀實】開箱COP25談判會場:第一週現場直擊 撰稿:游宜珍 核稿編輯:謝尚融 COP25的會場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年12初,聯合國氣候變遷締約國大會(UNFCCC)的COP25於西班牙馬德里登場,這是氣候變遷議題界每年最多人參與,也是最重要的談判場合。參與的國家來自全球各地,其中包含各國談判代表、NGO、學術單位、智庫研究單位、企業代表、青年代表等多元角色。會場的活動可簡單地區分成談判會議、周邊會議、各國國家館展覽、臨時倡議聚會與呼應不同族群... COP25 海洋與海岸
2019 年 12 月 11 日 【COP25 紀實】官方周邊會議分享 TWYCC 青年氣候盤點倡議 撰稿:鍾靜儀 核稿編輯:黃品涵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延續前兩年與國際氣候發展智庫 (ICDI) 的合作,在 COP25 會議參與其共同主辦的官方周邊會議 (official side event),擔任講者,分享 TWYCC 的氣候倡議。12 月 6 日星期五,由三個組織共同主辦的周邊會議「亞洲多元利害關係人社區韌性解決方案及氣候行動」(Multi-stakeholder Solutions for ... COP25 交通運輸 國家自定貢獻 廢棄物
2019 年 12 月 10 日 【COP25 紀實】塔拉諾亞青年對談—海洋篇 撰稿:鄭宇涵 核稿編輯:黃品涵 每年 COP 期間,TWYCC 出國代表團都會根據當年任務、個人興趣或專長選擇加入 YOUNGO 的工作小組,與國際青年就特定議題交流,並在會議期間的行動有所貢獻,舉例來說,今年的 YOUNGO 工作小組包括性別小組、NDC小組及運輸小組...等,而對應到今年以海洋為主題的 Blue COP,以及 TWYCC 出國代表團網絡組夥伴的著重在海洋相關議題的任務,我們加入... COP25 交通運輸 廢棄物 海洋與海岸
2019 年 12 月 09 日 【COP25 紀實】亞洲青年的氣候與撤資行動分享 撰稿:游宜珍 核稿編輯:黃品涵 COP25 大會第一週的12月5日星期四,同時也是「青年與未來世代日」(Young and Future Generation Day),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受邀擔任講者,參與由韓國青年舉辦的「亞洲青年談撤資行動」,並與其他三個期年組織於韓國館內進行2小時左右的經驗分享與深度對談。活動講者來自韓國綠色環境青年 (GEYK)、日本氣候青年 (CYJ)、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 COP25 撤資 能源
2019 年 12 月 09 日 【COP25】第一周談判進度更新:實現第六條第四款的「全球減量機制」 撰文:楊竣文、游宜珍 潤稿:謝尚融 早在12月2日COP25開幕當天,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指出COP25談判的最大重點,是實現巴黎協定的第六條,關於建立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的機制。該機制明確寫在第六條第四項中,結合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簡稱NDC)與永續發展目標,以市場機制吸引公私部門實現減量成果,達成全球整... COP25 國家自定貢獻
2019 年 12 月 07 日 在熱氣球爆炸之前:如何防止 “熱氣” 衝破巴黎協議 撰稿人:楊思華 在碳排放和碳交易中,什麼是熱氣? 雖然說熱氣(hot air)這兩個詞在巴黎協議和任何官方術語中並沒有提到過,但仍然是近些年論述碳市場和碳交易時常用的一個詞。在認識它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巴黎協議中對於碳市場的規定。巴黎協議的宗旨是要讓各國提出減緩碳排放與調試氣候變遷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從而達到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 COP25 國家自定貢獻 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