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06 月 14 日 地球只能喘息片刻?-後新冠肺炎時代的綠色經濟復甦(Green economic recovery) 作者: TWYCC特約專欄作家 董書吟 (環境工作者) 新冠肺炎(又稱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之際,各界經濟活動逐漸復甦。德、日等國開始擬定盡速回復產能的政策,力圖振作。然而,我們只能選擇重拾既有的生產型態嗎?許多產業與經濟模式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而暴露出不少問題,尤其是產業鏈的斷裂。比起重操故技,藉此機會改善企業體質,使經濟體走向永續,或許更能培養足夠韌性(resilience)以因應... 交通運輸 健康 災害 碳中和
2019 年 11 月 23 日 IPCC最新特別報告與海島台灣的未來緊密相連 作者:鍾靜儀 核稿人:許菀庭 今年8月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熊熊大火燃起了世界各地人民對氣候變遷的關注,然而,我們對於氣候變遷的認識不能僅止於陸地上的故事。沿岸生態系統,如海草和紅樹林封存的二氧化碳遠高於熱帶雨林,卻鮮少人知道這些藍碳生態系[註1]正以比熱帶雨林快 5-10 倍的速度急遽消失。台灣作為太平洋上四面環海的島國,談到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沿岸衝擊、海平面上升,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因此本文編選聯合國... COP25 海洋與海岸 災害
2019 年 10 月 17 日 小城大愛:對抗氣候變遷的「城」就 作者:楊思華 核稿:張寒瑋 國家的失落 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波昂期中會議(SB50)與G20峰會剛剛拉下帷幕,如果可以針對國家級別的國際合作評分的話,本次的表現應屬不及格。各國對於是否要歡迎(welcomed)還是只是留意(noted)「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產出的《1.5 °C全球升溫特別報告》爭論不休,戰火從去年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辦的COP24延燒... 交通運輸 國家自定貢獻 工業 建築與住宅 災害 能源 能源轉型
2019 年 10 月 14 日 女性賦權:聯合國開發計劃總署 (UNDP)和柬埔寨行動援助組織合作,以提升女性的氣候行動與災害管理能力 作者:蔡豫盼 核稿:許菀庭 已有研究顯示,女性受氣候變遷的衝擊更大,使得性別不平等的現象更加惡化。 根據 UNDP 在世界各地的經驗,將性別因素納入考量的氣候調適行動,更加地公平、有效、永續。 © Manuth Buth/UNDP Cambodia 2019年7月3日,為使得社會網絡更安全、公平、更具氣候調適能力及韌性,UNDP 與非政府組織「柬埔寨行動援助組織」(Action Aid Cambo... 災害
2018 年 10 月 05 日 與小農--李漢鵬訪談 文/凱鈞 圖/李漢鵬提供 這個月的農業小組有幸採訪到 馬芝遴田野工作室。幸福米 的稻米小農--李漢鵬。漢鵬是我少見從小就想從事農業的人,因為農業在GDP產值只佔1.7%,而一個台積電就佔了3%,所以可以看的出來農業的產值不高,並不是大多數人的首選。大學時期雖然不是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但是此時期受到受到靜宜生態系陳玉峰老師的影響,加上在研究所時期,讀到很多自然文學的作品。同時,在上課之餘,也有在關... 實地訪談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聆聽吳大哥的甘苦,農業與生物多樣性小組的實地訪調 文/林彥丞 今年的八月11與12日是我們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的氣候盤點營台南場營期,農業與生物多樣性小組營期中邀請參加營隊的學員一起前往台南白河的農田進行在地參訪,我們訪問的主角是吳福村大哥,主要訪問的內容為農田的未來規劃、最擔心的天氣災害、如何進行防颱準備、如何取得氣象資訊、與是否聽過國土計畫?吳大哥待客殷勤,不只熱心地在烈日下的果園為我們生動地講解,離開時,還送我們親自栽種的農產,不只有的學還有... 交通運輸 工業 廢棄物 水資源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8 月 09 日 在氣候與環境變遷中的茶葉 這次GST農業小組對於李昌峻先生與張顥嚴先生兩位有機茶農業從業者進行網路書面訪調。 谷芳有機茶園 源自1871年,目前由第五代李昌峻、洪佳玉夫妻與三個孩子們一同經營慈心有機驗證的茶園與衛生安全星級製茶廠,全家人秉持有機自然的茶園管理,維護乾淨專業的製程與優良的茶葉品質,日前也接受過電視台的專訪。 恆誠農場 創立於1994年,是台灣第一批進行有機茶種植的農場之一。農場主要工作人員第二代張顥嚴畢業於台... 實地訪談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7 月 17 日 關心台灣土地 不可不知的國土計畫:專訪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 何家璇/撰文 台灣行政機關過去對於土地利用管制較為寬鬆,在區域計畫下土地分區變更容易。而社會氛圍又普遍以經濟發展為優先,使得環境保護被犧牲,農地資源不斷受到擠壓,更受到工廠污染,而引發糧食安全的疑慮。直到近年國土計畫的實施以國土永續發展為目標,盼重新建立土地利用秩序,達到因地制宜,並能因應氣候變遷所產生極端氣候等災害。 國土計畫法第一章第一條:「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保育自然環境與人文資產... 交通運輸 海洋與海岸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7 月 06 日 你可知氣象農業的重要? 責任編輯撰寫:TWYCC農業氣象組蘇莘,2018/6/17 2018年一場遲來的梅雨季,在端午節前夕,讓飽受缺水苦候天降甘霖的眾人,迎來了睽違已久的雨水為水庫進帳,卻也苦了一群引頸期盼稻米豐收的農民。宜蘭青年農夫吳佳玲日前指出:「這禮拜秈稻正準備抽穗弄花,可偏偏這波的梅雨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來,以往,宜蘭農夫都知道,種植蓬萊米躲不過梅雨但躲得過颱風:而種植在來米則相反,躲得過梅雨卻極有可能遇...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6 月 07 日 農業氣候調適3張不能不轉的跨世代長輩圖 採訪時間: 2018年4月27日14:00-17:30 受訪專家介紹: 行政院農試所農業工程組姚銘輝研究員為台灣大學農藝所博士,民國81年開始投入農業氣象研究,專長為農業氣象、逆境生理和氣候變遷,長期負責規劃和執行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農業氣候相關計畫。農業氣象相關期刊論文包含2008年的氣候與作物-談農業氣象之發展、氣候變遷下水稻生長及產量之衝擊評估、糧食生產評估系統之建置:以水稻生產為例、利用未... 實地訪談 廢棄物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5 月 29 日 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糧食安全何去何從? 文:于恬&意鈞 我們應該都對這種新聞內容不陌生:衡量國軍究竟能在共軍攻勢之下撐多久? 非常時期的想像在台灣人心中不是遙不可及的夢境,而是極有可能的現實。在共軍攻台的論述裡,有人說能撐兩個星期,也有人說撐一個月,我們看到的衡量標準,幾乎都與軍隊武力相關,卻鮮少探討台灣人民在非常時期裡的處境,尤其身為海島國家人民的我們,高度仰賴進口食物,人民是否能在進出口封鎖等封鎖策略中獲得溫飽,能夠在封鎖策略中存... 水資源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2018 年 04 月 17 日 氣候變遷下農業領域的調適策略 撰文:龔宇彥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面對農業的生產以及生物多樣性可能面臨的衝擊,要有所行動,以因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舉例來說,人類維生的糧食生產與農業的灌溉排水密不可分,但是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未來降水兩極化的趨勢將愈趨嚴重,降水的總量可能維持不變,但在時間的分布上可能會極度不均,因此需要有好的水資源系統、具有耐旱能力的作物以及能夠因應狀況的調配系統才有機會在未來將風險降到最低,而這些措施都不會... 實地訪談 水資源 災害 農業及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