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4 現場直擊】氣候變遷調適周邊會議及韓國館青年倡議

撰文 / 莊凱鈞、張寒瑋​


聯合國第 24 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 (COP24) 第一週會期即將在 12 月 08 日星期六告一段落,經過星期日的休會後將進入第二週會期。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TWYCC) COP24 出國代表團也完成第一週階段性任務,持續追蹤巴黎協定、全球盤點 (Global Stocktake, GST) 談判進度外,也投入促進性對話機制 (Talanoa Dialogue) 的青年倡議與討論,此行 TWYCC 成員在多場周邊會議 (Side Event) 分享,包括官方周邊會議「回應氣候脆弱度的多元利害關係人氣候調適行動」,以及韓國館、泰國館等國家館展區內舉辦的周邊會議。

12 月 06 日 TWYCC 擔任講者的第一場周邊會議「回應氣候脆弱度的多元利害關係人氣候調適行動」由綠色生態俱樂部 (Green Club) 及摩洛哥卡迪阿亞大學 (Cadi Ayyad University) 共同主辦,邀請到來自《IPCC 1.5°C 特別報告》第一作者群的 Daniela Jacobs 博士擔任開場講者,席間並有德國、摩洛哥與台灣的專家及參與者,從國際、區域、國家、地方政府及青年等多層級角度,分享在氣候變遷下如何對於氣候脆弱度有所調適。TWYCC 的分享者為 COP24 出國代表團的莊凱鈞,其分享脈絡從氣候脆弱度切入旱災與淹水對於台灣的影響,並引介 TWYCC 今年發佈的青年氣候宣言。

凱鈞引用「TWYCC 青年氣候宣言」的文本 01、文本 07 及文本 11 作為分享案例,前兩個文本著重在探究政府與農人兩方利害關係人的關係,文本 11 則是呈現極端氣候下使農地保有韌性及永續力的情境。這次的演講也發生了一些小趣事,凱鈞挑戰不帶講稿上台,結果因為前方螢幕的字太小,出現幾次必須轉頭一百八十度看後方螢幕投影片的可愛情景,在演講當下真是擔心他會不會扭到頭。會議最後的問答時間,有一位聽眾提問說該怎麼填補政府與農民之間的資訊落差?凱鈞回答道,他認為政府的專員必須與農民長期相處一段時間,在農村持續一段時間的田野調查,才會知道農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圖:莊凱鈞於周邊會議分享 TWYCC 青年氣候盤點第一階段成果

12 月 06 日 TWYCC 受邀參與的第二場周邊會議為韓國館所舉辦「亞洲青年對話:2030年溫室氣體策略路徑與糧食安全」,主辦的組織為韓國綠色環境青年 (GEYK),參與的講者分別來自 TWYCC、中國青年氣候網絡 (CYCAN) 及日本氣候青年 (CYJ)。TWYCC 由 COP24 出國代表團張寒瑋擔任講者,分享台灣青年對於與糧食安全相關的氣候政策的觀察和討論,講者們分享各自的國家氣候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 如何影響糧食安全,也都介紹了 NDCs 的執行現況,說明減緩政策的不足之處,並強調全球暖化可能影響各地農業生產的穩定性,進而威脅糧食安全。東亞地區的農業目前共同面對的問題包含了務農的人力老化;大豆、玉米等作物高度依賴進口;稻米消費量減低以及氣候極端天氣事件所帶來的災害等,而這些問題都可能成為未來氣候變遷情境下糧食不安全的原因。

回應糧食安全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問題,GEYK 代表提出韓國的智慧農園和都市農業的經驗;CYCAN 代表根據促進性對話機制(Talanoa Dialogue) 的三個問題:「我們在哪裡」、「我們想前往何方」及「我們如何抵達」剖析中國在 NDC 中執行的不足之處,強調持續的減緩行動為 CYCAN 對氣候問題的承諾;CYJ 代表建議應提高民眾對於糧食安全的警覺,維持農地數量改善生產,並強化農業出口技術。TWYCC 則分享三年盤點計畫中農業小組今年的議題研究方法和成果,透過訪談實際理解農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落差,並在「2018 TWYCC 青年氣候宣言」中提出問題以及可能解決方案。發表結束後,各青年團體代表也與觀眾進行交流,透過觀眾的提問激盪東亞青年對於糧食安全現況的想法和見解。


圖:張寒瑋於韓國館分享台灣青年對於與糧食安全相關的氣候政策的觀察和討論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