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只能喘息片刻?-後新冠肺炎時代的綠色經濟復甦(Green economic recovery)

作者: TWYCC特約專欄作家 董書吟 (環境工作者)


新冠肺炎(又稱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之際,各界經濟活動逐漸復甦。德、日等國開始擬定盡速回復產能的政策,力圖振作。然而,我們只能選擇重拾既有的生產型態嗎?許多產業與經濟模式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而暴露出不少問題,尤其是產業鏈的斷裂。比起重操故技,藉此機會改善企業體質,使經濟體走向永續,或許更能培養足夠韌性(resilience)以因應這類黑天鵝式的突發危機。所謂危機就是轉機,新冠肺炎帶來的震撼也可以成為全人類邁向綠色生活的轉捩點。

2020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內的8個環境組織向歐盟遞上公開信,呼籲歐盟在抗疫之時,仍應敦促會員國繼續配合與加強落實《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也就是在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即碳中和)的目標[1]。除了環境組織,企業界也加入行動。超過60間英國企業及組織的執行長於5月初寫了一封公開信給該國總理強生(Boris Johnson),力陳疫情趨緩後的經濟發展政策務必納入永續思維,期望凝聚群體的力量打造一個健康且自然資源豐富的世界[2][3]。

上述兩封連署書皆提及政府與個人在運用資金時,應優先考慮符合公益且永續經營的經濟活動,特別是低汙染、低碳排的前瞻建設、技術及產業,因為它們得以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創造長遠的工作機會,更提升了經濟體的彈性。除此之外,全球化時代下的特定產業重創也反映其供應鏈在地化的重要性,尤其是第一級產業。扶植在地且永續的農林漁牧業,不僅可緩衝供應鏈停擺造成的糧食短缺,還能養護更多自然資源。

信中也強調維護自然環境與野生動植物對地球的影響。事實上,生物多樣性流失及氣候變遷的嚴重程度與急迫性並不亞於新冠肺炎,因此,為了快速解決後疫情下的經濟蕭條而延宕環境保育工作,實乃不智之舉。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大幅降低環境對單一重大災害的承受與回復力,進而加劇氣候變遷,形成惡性循環。且環境的惡化更會影響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散播[4]。故而從長遠來看,為了生態環境及人們的健康福祉,友善自然生態的政策不應遭到揚棄。


綠色經濟產業之一 -風力發電 示意圖

防疫期間帶來許多生活習慣的改變,其中大眾最有感的或許是居家辦公與視訊教學。遠距工作/學習的興起帶來了許多可能性,包含減少通勤與出差的次數、加強公司的數位合作能力,以及利用數位學習改善資源落差等。[5] 防疫期間降低通勤需求的嘗試正是改善交通習慣與效率的機會。城市的大眾運輸服務必須擴張網絡,並提升串接或替換的順暢度及易達性,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以提升使用率。

另一方面,個人也可以選擇低/零耗能的交通工具來前往目的地。低/零耗能的交通工具包含電動車、自行車、滑板、滑板車與步行等。欲提升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率,必須先建立友善的使用環境。以自行車為例,雖然臺灣不少地區都可見自行車道,卻多數面臨過於狹小、連接不完整及標示不清的問題,造成用路人使用經驗不佳,甚至產生與車爭道的危險。而電動車所適用的路權依其性質有不同規範,如電動代步車便只能行駛於人行道,因此人行道的規劃亦應與時俱進。此外,電動車的充電便利性也還有待加強。不論是自行車道、人行道或電動車充電站,皆須更完善的規劃。

相較他國,臺灣因為防疫表現優秀,所面臨的經濟轉型壓力或許較小,但這不表示我們可以掉以輕心。當其他國家強力轉向綠色經濟,臺灣也必須做出相應的對策。不只防疫要超前佈署,綠色經濟轉型更是如此。全球大停工的這段期間,原先人類活動的區域開始出現野生動物的蹤跡,可見大自然還倖存一些回復力。只要我們願意付諸行動,減少生態干擾與環境破壞,那麼與自然和諧共處,甚至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控制全球目標升溫小於2°C的任務並非不可能。

我們無法改變已然發生的不幸,但可以決定未來的道路。實踐綠色經濟勢在必行,是時候讓地球正常呼吸了!



[1] Asin, E., et al. An open letter to Presidents of EU. (2020/3/26).

[2] UK 'must prioritise green economic recovery'. BBC. (2020/5/8).

[3] McGrady, H. et al., UK Youth for Nature. An open letter to the Prime Minister: A Resilient Economy, Healthy Communities and the Natural World. An open letter to the Prime Minister: A Resilient Economy, Healthy Communities and the Natural World. (2020/5/8).

[4] Shuman, E. K. (2010).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 Engl J Med, 362, 1061-1063.

[5] Bär, H. and Runkel, M. (2020). How the necessary economic support measures can cushion the corona crisis and accelerate the ecological transition. Forum Ökologisch-Soziale Marktwirtschaft.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