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糧食安全何去何從?

文:于恬&意鈞​


我們應該都對這種新聞內容不陌生:衡量國軍究竟能在共軍攻勢之下撐多久?

非常時期的想像在台灣人心中不是遙不可及的夢境,而是極有可能的現實。在共軍攻台的論述裡,有人說能撐兩個星期,也有人說撐一個月,我們看到的衡量標準,幾乎都與軍隊武力相關,卻鮮少探討台灣人民在非常時期裡的處境,尤其身為海島國家人民的我們,高度仰賴進口食物,人民是否能在進出口封鎖等封鎖策略中獲得溫飽,能夠在封鎖策略中存活多久?食物是否充足?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先從判斷「充足」的指標-「糧食安全」開始。

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提供了衡量的標準,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定義之糧食安全,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在生理與經濟上都能取得足夠、安全且營養的食物,以達到其糧食需求與偏好,維持其健康之生活[1]。儘管定義上看起來稀鬆平常的話,一句話中卻涵蓋糧食安全的四項要素:充分供給(Availability)、穩定供應(Stability)、獲取(Accessibilty)、利用(Utilization),四項要素皆須達成,我們才能說是「安全」的。

舉個例子,我們想要知道住在台灣的小珍的糧食安全狀況,應該考慮哪些事情呢?

  1. 充分供給:台灣的農地是否生產足夠的糧食?台灣所需之國外進口食品在外國是否生產充足?
  2. 穩定供應:即使台灣的農地能生產足夠糧食,但產量是否能維持一穩定狀態?
  3. 獲取:小珍的家庭情況、經濟能力、居住地點等等是否允許她獲得足夠的食物?
  4. 利用:小珍家中是否能烹煮營養多元的餐點?乾淨的水資源或其他衛生條件是否能支撐小珍獲得足夠的營養?


source: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從上述的要素可以知道,評估糧食安全需要滿足個人、家戶、國家各層面的條件,但台灣目前在衡量糧食安全時,仍多以「充分供給(Availability)」的觀點來做決策,並不是說不重視其餘要素,而是其餘要素牽涉許多個人與家戶層次的條件,需要仰賴長期的社福情形與經濟狀況等等。在討論糧食安全時,相對而言,由充分供給的觀念著手,對民眾與政府來說都是最為直觀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環團呼籲要提升「糧食自給率」,糧食自給率的提倡便是從「充分供給」的觀點去出發。

要穩固或提升糧食自給率,以達到「充分供給」,最直觀的便是制定台灣的農地總量,擁有多少能夠生產糧食的耕地,足以使台灣人民溫飽,甚至達到一定的飲食水平,是我們接下來的問題。

農地總量的計算與意義

今年四月底,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實施,試圖界定台灣適合發展與不適合發展的土地,以防止過去隨意變更地目開發的弊病。全國國土計畫在農業發展方面,揭示台灣最重要的農地發展原則為「確保糧食安全」,並制定台灣農地總量需介於74-81萬公頃之間。

農地總量涉及糧食供給與開發利益等議題,該農地總量的制定從此將成為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的目標,也因此該數據背後的假設與意義便格外重要。

74-81萬公頃的估算係考量在非常時期,諸如戰爭、自然災害、其他重大事件時,當糧食安全受到危及所需要的總耕地面積範圍[2]。其假設平均每人每日最低糧食熱量需求為2000大卡,蛋白質產生熱量占總消費熱量比率不低於 12%,並假定未投入生產的農地,其糧食生產潛力與現行投入生產之農地是相同的。

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發佈的每日飲食指南[3],2000大卡不能滿足在適度與高生活動強度的男性,以及少部分高生活活動強度的女性,在蛋白質產生熱量占總消費熱量比率方面,每日飲食指南的飲食建議擁有不同熱量需求的人,蛋白質的熱量比率為10-20%,但計算其建議的每日六大類飲食建議份數,蛋白質的熱量比率可到17-20%。經由將農地面積的計算假設與每日飲食指南對照,可得知其考量的飲食情境差於平常時期,著重維持國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無法顧及平常時期民眾的多元飲食習慣。


source:國民健康署

該數據也假定台灣所有農地的平均生產潛力相同,然而現實是,台灣擁有眾多休耕、廢耕與不敷使用等的農地,光領取休耕給付的農地面積即超過20公頃,若考量這些久未耕作之農地其生產潛力可能下降,則74-81萬公頃的農地面積也許也無法支撐台灣於非常時期的糧食安全狀態[4]。

小結

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在高度仰賴進口的飲食習慣下,可能更容易受到糧食價格浮動、氣候變遷、戰爭的海陸封鎖等影響。在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後,穩固74-81萬公頃的農地總量成為重要施政目標,這個農地總量的數字從平均每人每日最低糧食熱量、蛋白質產生熱量占總消費熱量比率來看,其背後代表的生活品質皆不及現今實際狀況,僅能維持國人基本的生存需求,若將此情境置於非常時期下去檢視是合理的,然而現今的農業產值低落與違規使用等作為,都可能使達成74-81萬公頃的目標產生變數。

依照非常時期來設立農地總量,也許有人會認為杞人憂天,因為現行我們還能夠倚靠進口維持營養與偏好需求,但在考慮國安或氣候變遷造成的糧價浮動下,該數據的計算確實顯現了某種潛在的風險,農地總量的設置仍有它的保險意義。


[1]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3. World Agriculture Towards 2015/2030: An FAO Perspective

[2]林國慶, 2011. 估算我國潛在糧食自給率及最低糧食需求之研究。

[3] 107年每日飲食指南,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09&pid=6712

[4] 林國慶等, 2015. 台灣非常時期糧食安全之分析。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