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候調適3張不能不轉的跨世代長輩圖

 

採訪時間:
2018年4月27日14:00-17:30

受訪專家介紹:
行政院農試所農業工程組姚銘輝研究員為台灣大學農藝所博士,民國81年開始投入農業氣象研究,專長為農業氣象、逆境生理和氣候變遷,長期負責規劃和執行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農業氣候相關計畫。農業氣象相關期刊論文包含2008年的氣候與作物-談農業氣象之發展、氣候變遷下水稻生長及產量之衝擊評估、糧食生產評估系統之建置:以水稻生產為例、利用未來統計降尺度氣候資料評估臺灣水稻生產潛勢等。

採訪內容

農業小組:對姚研究員而言,農業氣象在農業領域中的定位/角色應為?

姚銘輝研究員:雖然氣候變遷推估資訊很重要,但對於第一線農民太遙遠,農民比較在乎現在,因此農委會對農民端的策略重點是極端氣候(災害)。

對農業而言,氣候變異幅度增加和極端天氣事件造成農委會每年花費30-40億於農業災害,因此需要去克服極端降雨、熱寒害帶來的損失。而把氣象資訊轉成跟農業有關係的資訊是農業氣象的本質。

由於未來氣候變遷影響,氣象局和NCDR無法提供小範圍的精細預測氣象資料,因此希望未來提供大面向的氣象資訊,由使用者自己加值應用。

農業小組:台灣的農業氣象欲解決之問題以及農業氣象計畫之根據和規劃?

姚銘輝研究員:以前的農業氣象多半關注在氣象預報,事實上應先了解農業氣象災害現況,才知道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而去進行後續的研發。


資料來源: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

氣象局預報技術上有所侷限,尤其是如降水的定量預報,容易碰到預報瓶頸。目前預報的最小空間單位是鄉鎮,但由於農地更小且地形複雜,預報的尺度不足以因應農民需求。

政府防災部門傳遞災害預報時應同時提供完整防災資訊和建議,減少災害所帶來的損失。然而台灣農民普遍缺乏防災觀念,習慣等救助金(金額為生產成本的20%),救助金目的是幫助恢復生產而非賠償,實際上還是損失了80%。災害發生後救助金的發放判斷標準為受損達到20%,因此需要勘災,然而不同作物判斷受損方式不同,因此需要花費極多人力和時間勘災。第一線的鄉鎮公所協助可直接由圖像判斷的勘災,但有些狀況光靠圖像仍有困難點,比如果樹的內部損害難以從影像判斷,造成現場產生爭議而變得複雜。這也是政府越來越重視農業保險的原因,透過定時繳交保費,一旦遇到災害評鑑氣象指標例如農地所屬區域雨量超過保險合約中的標準,受保農民便能得到賠償金,之後再視情況提高保費。因此政府有意推廣農業保險,請私人企業幫忙經營,逐年減少來自政府的救助金發放,配套農業保險補貼,避免政府因為未來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增加而無法負荷救助金。

農業保險市場的推廣現況中,農委會於苗栗地區針對高接梨試辦農業保險,跟保險廠商的洽談由農業金融局(https://www.boaf.gov.tw/boafwww/index.jsp)負責,。保費估算上常有的難處包括作物不同,估算的指標便不同;同ㄧ作物在不同時期的風險也不一定相同,例如果樹在沒有結果的時候不怕風害,一旦結果便風險大增;以及需要精確資料,資料越少保費會越高。

農委會規劃了相關的計畫「農林氣象災害風險指標建置及災害調適策略之研究」,希望透過科技防範災害,改善過去消極救災,提供災前的防災建議並配合農業災後保險,建構完整之防災體系。


資料來源: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

災害來臨的第一線是農民,因此藉由推廣教育先提升農民自主性防災能力。上述計畫規劃建立130個農業氣象站,設立農業氣象測站地點的依據是針對作物而設的災害熱區。提供給農民的防災技術需要成本低技術簡單,以便農民使用學習。NCDR 農業災害情資網將災害熱區的資訊透過網路和App傳給需要的農業單位,再用Line或臉書群組進行通報。災後利用UAV 拍照作物受損影像,以圖為證來協助提升勘災速率,但當然還是要視情況到現場勘災,不會完全用圖片取代。有些災害是難以防範,受災後之作物應加強災後復原技術,使災害不會妨礙到下一期的栽種程序。

農業小組:農林氣象災害風險指標建置及災害調適策略之研究計畫執行現況?

姚銘輝研究員:

氣象方面
104年農業氣象觀測網能即時上線之測站僅有16個,目前已增加至100個測站,未來到108年希望可以增至130個測站。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空間尺度最小為“鄉鎮預報”,預報點為鄉鎮公所所在之網格點,因此都在市區而不在農地附近。下一階段希望設站前先找到目標作物區以災害熱區來設站,也考慮找最大產銷班或農戶當標準,加強測站的實用性。本計畫標定55個重要作物生產區(2.5×2.5公里網格點),由中央氣象局進行精緻化預報,目前已正式上線,內容包含未來一周及逐3小時預報資料。

作物方面
農作物的產銷是複雜的,因為市面上的市場買賣的作物有三百多種。目前的方針是選重要作物製作防災栽培曆,由各區改良所協助製作。選擇的考量方式如宜蘭縣所種植青蔥佔總產量雖只有占20%,但因為對氣候的高敏感度而製作防災栽培曆。目前各作物的防災栽培曆放入農民曆中方便農民參考,並考量農民習慣簡化災害資訊。只要知道有那些災害,農民便可以對應找出防災方法,例如病蟲害管理手冊載有防治方法。


資料來源: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

結合以上氣象和作物的資料,研發農作物災害早期預警系統(http://disaster.tari.gov.tw/) (107年5月已正式上線),呈現方式則使用農民要直接看能應用的資訊,例如紅綠燈。也製作災害預警APP,建立農業經營專區防災推播機制建置,但由於還在建置調整當中,仍有很多調整的空間,藉由農民的使用者心得反饋持續修正系統。


資料來源: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
農業災害情資網資料庫(http://eocdss.ncdr.nat.gov.tw/web/ot/coa):包含水文淹水警戒資訊,作物資訊每3個月更新一次。

防(減)災技術研發及應用方面
花蓮種植文旦柚因果實成熟期長(二月幼果期至9月採收),生育過程常碰到颱風災害,從防災的觀點來看,此為作物種植在不適合的地點的一個案例,因此考慮地點搭配作物特性是防災技術所需要考慮的層面之一。防(減)災技術在研發時應注意是否便於農民操作,因此成本和技術難度也都需要考量。

若已經種植,例如福壽山的茶園面臨逆溫層問題,受霜害而損失,解決方案為架設電風扇,成本不高又有效,是高價的高山茶可負擔的成本;或是果樹遇焚風,在原本的灑水系統上裝溫度感測器,透過溫度記錄自動判斷是否需要灑水降溫,感測器的市價約三萬元,對農民來說也是可負擔的價錢。

不同產業結構中對於減災技術的需求也不同,需要用訪談等方式了解不同需求開發新技術。例如毛豆一年透過外銷日本可達25億元產值,在台灣的種植方式為租大面積農地,使用機器耕種,透過訪談才得知溫度18度即對毛豆產生影響,開花時若受溫度影響,豆莢形狀變形造成賣相不好,多則可能因此損失一億元。透過和毛豆達人周國隆合作,研發毛豆寒害減災技術,初步試驗結果以自走式噴灌及噴營養劑兩種方式處理,可減輕毛豆植株寒害,降低毛豆畸形莢比率,公頃鮮莢產量分別為6,850及7,370公斤,較對照不處理增產9.6%及17.9%。

台灣常見颱風強風造成作物損害,防風網的利用是一種低成本及施作簡易之減災策略。根據研究十級風以上才會造成災害,設致防風網可把風速降低,農試所利用模擬軟體由實測驗證及模擬評估,提供農民架設有效防風網的建議。就蔥王林東海的案例而言,買家要求穩定供貨高品質三星蔥,使其有動力進行自主防災,兩人花半天時間即可將防風網架設完成, 適合用於自主性防災。

參與式防災方面
農民自購氣象站及後續維護,一組約30萬元,由農糧署補助七成(特定鄉鎮)。中央氣象局可協助設置和確認資料品質,並提供氣象站設置點之精緻化預報。實際推廣上,不需要每戶農民都需要購買一組,可用產銷班公基金購買後大家共用。預報資料會傳到互動式APP上,除了災害資訊以外,也把栽培管理對氣象資訊的需求納入,讓農民依需求自行設定,增加可利用性。事先預防的好處也包含減少農藥使用。在預測能力無法提升的前提下,預報資訊以機率表示,並提出對應的建議,提高社區農民的警覺性。例如:72小時內侵台的機率達:
10-30%時:加強疏浚排水溝、整理防雨棚架,做好準備防颱作業。
30-60%時:利用資材(如塑膠布)覆蓋保護,瓜果類蔬菜應加強枝條固定。
大於60%時:提前採收及採取避難措施,等待颱風過境。

農業小組:農業氣象領域與各單位的合作?

姚銘輝研究員:透過科技部的計畫「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與NCDR和氣象局合作,透過各單位在平台上共享資料,作為合作團隊整合資訊。目前碰到由於氣象局提供的推估資料網格尺度不一定適用於各領域,也會是未來各團隊需要面對的挑戰。

農業小組:目前農業氣象計畫需要政府支援的地方?

姚銘輝研究員:首先最需要的是經費長期支持,計畫制108年結束,相關成果推動不能因計畫結束而中斷。例如四年計畫中雖然建了130個測站 但之後若沒有再申請到計畫,將面臨沒有維修經費的處境(一個站一年的維護費為50000元)。因行政院科技計畫經費依年度編列,建議應該將農業氣象及防災相關計畫列為基本盤的計畫,穩定的經費支持有助於業務永續推動。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