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最新特別報告與海島台灣的未來緊密相連

作者:鍾靜儀
核稿人:許菀庭


今年8月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熊熊大火燃起了世界各地人民對氣候變遷的關注,然而,我們對於氣候變遷的認識不能僅止於陸地上的故事。沿岸生態系統,如海草和紅樹林封存的二氧化碳遠高於熱帶雨林,卻鮮少人知道這些藍碳生態系[註1]正以比熱帶雨林快 5-10 倍的速度急遽消失。台灣作為太平洋上四面環海的島國,談到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沿岸衝擊、海平面上升,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因此本文編選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9 月於摩納哥發佈《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中部分章節重點,了解台灣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我們能如何因應。



全球氣候有效的調節器—海洋及冰凍圈生病了

海洋及冰凍圈長期以來扮演了調節全球氣候的關鍵角色,自1980年代以來,海洋吸收了人類二至三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而減緩暖化的速率,同時,極地也有效地反射太陽光以控制地表溫度。然而,過去二十年來,北極的升溫速率已攀升為全球平均速率的兩倍,隨著溫度逐漸增加,永凍土溶解後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恐怕將加速暖化的惡性循環。


圖解海洋及冰雪圈與地球上不同生態系統的交互作用
來源IPCC: Box 1.1, Figure 1

全球若升溫2°C,美麗的珊瑚礁恐全面消失

台灣位處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交界,周邊海域又有多樣的洋流系統相互交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台灣沿岸孕育超過300種的珊瑚物種。然而,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海洋酸化的情形也愈來愈嚴重,學者警告全球升溫2°C 時,愈暖愈酸的海洋恐讓對於環境溫度、酸鹼值非常敏感的珊瑚礁生態系全面消失,除了珊瑚本身死亡以外,依傍珊瑚維生的海洋生物亦將遭受衝擊,這對生物多樣性無疑是一大危機。

IPCC首度將強颱頻率納入報告

學者觀測到全球性的氣旋有愈來愈頻繁的趨勢,東亞和南亞愈來愈多颱風造成土石流災害,美國遭受中強度颶風的頻率也日益增加。他們也進一步推測若全球升溫達2° C,氣旋發生的頻率恐增加1-10%,且海表每升溫1°C,伴隨著暴風而來的降雨也會增加7%。此外,這是IPCC第一次將強颱頻率納入報告,這對位處西太平洋、時常遭受颱風衝擊的台灣至關重要,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民國93至105年間造成的農業損失的主因便是颱風,以農立國的我們如何因應愈加頻繁且強度更大的極端氣候事件值得深思。

本世紀末海平面恐上升1公尺

此份特別報告對本世紀海平面上升的推估比6年前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AR5)更加嚴重,並將近來海平面上升加速的原因指向南極洲與格陵蘭的融冰。學者認為人為因素極可能是造成1970年以來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並警告在最糟的情況下(排放情境RCP8.5),海平面上升速率將比20世紀的速率加速10倍,在本世紀末上升0.84公尺,屆時台灣的西南沿海將面臨淹水危害。令人擔憂的是,即便排放情境成功控制在RCP2.6(即2100年前控制全球升溫在2°C內),也無法挽回海平面上升的趨勢,海平面仍將上升0.43公尺,面對未來很有可能發生的淹水危害,台灣是否做好準備呢?


2100年在高排放情境下各區域的海平面上升情況
資料來源: IPCC SROCC figure CB9.1.

小島國家面對氣候變遷首當其衝

世界上目前共有6億8000萬人(相當於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居住在海拔不到10公尺的海岸區域,且據推估2050年前此數字還將增加至1兆人。若缺乏調適作為,考慮海平面上升及人口增加的趨勢,2050年將有1萬億人口遭受洪水的衝擊,若將海岸發展也納入考慮,2100年的洪水災害發生頻率將比現在增加100倍至1000倍。台灣在南太平洋的4個邦交國吐瓦魯、帛琉、諾魯和馬紹爾群島皆是面對氣候變遷高度脆弱的小島國家,屆時這些居民將何去何從還是個未解的難題,作為友邦應特別關注並提早擬定對策。

結語

 台灣政府已發布《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推估台灣未來可能的氣候情境,國家災防中心亦整合各政府部門及學術單位推動調適以降低脆弱度,建立台灣這塊土地因應極端氣候事件的韌性。氣候變遷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唯有政策與科學相輔相成,方能創造更適合我們居住的家園。身為四面環海的島國,台灣終於在去年4月成立海洋委員會,負責海洋政策、海岸管理、海洋保育及永續發展等事務。筆者也很開心看到今年剛公布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07-111年)已加入海委會共同推動「海洋及海岸」領域的調適行動,期待未來台灣朝海洋的永續發展邁進,能在聯合國的年度氣候會議(COP) 中,不只展現台灣的氣候行動,也貢獻台灣的治理經驗與技術,幫助國際社會共同維護永續海洋。

去年的COP24中,各國代表對於應該要歡迎(welcome)或留意(note)IPCC 於2018 年 10 月發佈的《1.5 °C 全球升溫特別報告》爭論不休(詳見波昂的海陸盛宴:IPCC 陸地及海洋特別報告貼文)。而今年的COP25既已定調為「藍色COP」,確立以海洋為主題,我們也期待各國重視IPCC《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以此為基石對海洋議題有進一步的討論。想了解更多藍色COP的讀者們敬請繼續追蹤我們的報導。



[註1] 藍碳生態系:藍碳泛指在水域之中的初級生產者,如文章中提及的紅樹林、海草等。聯合國環境總署(UNEP)、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的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等三大國際組織,曾在西元1990 年發表共同聲明,指出全球海洋有 55% 的初級生產者應被視為「藍碳 (blue carbon)」。延伸閱讀:【泛科學】藍眼淚不流淚,守護地球的藍碳

參考資料

  1.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4 Things to Know About the IPCC 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2. 【Carbon Brief】In-depth Q&A: The IPCC’s 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3. 【環境資訊中心】世紀末預言 IPCC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4. 【泛科學】藍眼淚不流淚,守護地球的藍碳
  5. 【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4 Highlights from the IPCC Special Report on Ocean and Ice
  6.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氣候變遷下,台灣農業未來的處境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