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2大會戰報】 Day 11(11月19日)

 

▲調適資金啟動,但只有⋯⋯0.1%?

這星期,終於能看到一些已開發國家承諾支持調適基金了——感謝德國、瑞士、義大利以及比利時的瓦隆、弗萊明地區。

COP22的目的之一就是開始籌錢,不過在慶祝終於有8000萬進入調適基金的同時,也不能失去宏觀的視角。現在,科學預估的資金需求和已承諾的資金之間,有持續增加的差距。

近期聯合國環境署釋出的「調適資金差距報告」(Adaptation Finance Gap Report)估計,現在開發中國家每年需要的調適資金為每年560-730億,但13年後,這個數字會急速攀升到每年1400-3000億。

儘管我們很高興終於有資金投入,但目前已承諾的資金只夠0.1%(編按:所謂塞牙縫都不夠)。我們要催促已開發的締約國「小心這差距」(mind the gap),盡快站出來投入足夠的資金,不然未來真的堪慮。

▲審視聯合國系統,締約國進行四年政策回顧

2016年11月16日,聯合國會員國進行第一次「2016四年全盤政策回顧」(QCPR),這一系列的回顧將引導聯合國發展系統(UNDS),以及2030年前的永續發展議程。

QCPR是在聯合國大會(UNGA)中一項評估聯合國發展系統(UNDS)的機制,每四年進行一次。在77集團/中國(G-77/China)都接觸過QCPR決議草案並交換意見後,11月10-16日在美國紐約進行了草案的第一次逐條審查。

77國集團/中國建議,QCPR應是聯合國大會中建立系統性政策方向的關鍵工具,也是確保聯合國發展系統會支持會員國「全面執行」2030年議程的工具。

已開發國家則認為,與其著重在建立系統性的政策,到不如強化現有架構的效率和合作,並著重在給不同國家的指引方案。

一些已開發國家懷疑聯合國發展系統能協助「全面執行」2030年議程,其中還包含國家能力建構。他們也建議,聯合國發展系統的協助應著重個別國家的差異,有些需要綜合的執行協助,有些需要建立監測和回顧機制,有些則需要更多參與者或以科學為基礎的建議等等。

▲每日化石獎:紐、澳、土、俄、法、日、印尼

今天的每日化石獎得主有⋯⋯等等⋯⋯先讓我深呼吸一下⋯⋯土耳其、俄羅斯、澳洲、紐西蘭、法國、日本和印尼,這些在氣候談判中非常虛偽的國家。氣候變化下的脆弱國家、城市、企業和民間組織,都非常努力想讓那些骯髒的燃料繼續埋在地底,和停止擴建有污染性的機場(法國,就是在說你)但這些國家仍計畫要增加國內化石燃料的開採。他們這麼做,就是在大家想辦法讓全球升溫在1.5°C內時,扯別人的後腿。可是,他們也幫忙促成現在已經生效的《巴黎協定》,並承諾阻止氣候變遷。他們應該讓內心的小惡魔和小天使好好討論一下,不要老是說大話。

由於日本對於煤礦的心懷不軌,每日化石獎二獎就送給他們了。日本正在籌備一項新的煤電項目,並在印尼大規模投資了10億瓦的新煤炭。同時,印尼當地人每天抗議在井裡汶開發煤炭,因為這影響到大眾健康和水資源供給,不幸的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國際合作銀行根本視若無睹。醒醒吧,日本。太陽都曬屁股了!

俄羅斯推動核電作為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獲頒每日化石獎的三獎。我們都知道,這種過時且高風險的技術,對於改善氣候變遷過慢且昂貴——甚至壓縮到發展再生能源所需的資源。更不用說,核能並不是個零排放的技術——在鈾濃縮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安全上的問題。俄羅斯政府真的要好好借鏡一下福島和車諾比,那長期且廣泛的大災難。

▲忍無可忍!47最弱勢國誓言100%再生能源!

47個處於氣候變遷影響前線的國家中,孟加拉、衣索比亞、哥斯大黎加將努力領導轉型,發展綠色經濟。
在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上,「氣候脆弱論壇」著手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與碳中和,成員國承諾在2020年前,更新國家氣候計畫並制定2050年的戰略,以符合去年在巴黎達成共識的1.5°C理想升溫限度。

論壇主席兼衣索比亞環境部長Gemedo Dalle表示:「氣候變遷帶給我們的影響非常劇烈,我們來到這理,確保我們在我們共同的未來是有發言權的。」

低漥國孟加拉,飽受海平面上升和洪水之苦的同時,竟然規劃建設超過20個煤電廠,以滿足1.57億人的需求。美國國務卿John Kerry在這週三的演講中說,這種行為,無疑是一種「自殺」。

孟加拉的論壇顧問Saleemul Huq說:「我們不應該把它看成是一種包袱,而是一個機會,氣候脆弱國家是可以抓住這些機會的。」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表示:「這些相當具有野心和啟發性的承諾,提示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並讓我們所有人能夠再次樂觀,及時通過挑戰。」

歐盟氣候專員表示:「這些國家已經歷經氣候變遷的可怕現實,他們的存亡岌岌可危。歐盟會和他們站在一起,也一定會在未來施展更大的抱負。」

UNFCCC前任執行秘書Christiana Figueres,曾領導《巴黎協定》的氣候談判,樂觀地說:「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減緩排放曲線,以便將升溫限於1.5°C。為此,我們必須加速資本的轉移,並促進所有相關利益者間的合作。我們能做到。」

▲加拿大決心是真是假?原民於聯合國求擋下油管

根據巴黎氣候協定,各國的決策必須考量到人權,而這項規定現在面臨了考驗——北美的原住民族正強烈抗議加拿大政府,不可以在他們的傳統領地建油管和水壩。

該地區的大會主席Kevin Hart從Standing Rock保護區直接前來聯合國氣候談判會場,他告訴Climate Home:「我親眼目睹,婦女們被管線建設公司雇用的保全部隊用狗攻擊。」這引發Hart想起人類歷史的黑暗時期:「我們的人被逮捕後,被丟在摩根縣警局的狗窩」他回憶:「他們的手臂上寫著數字⋯⋯彷彿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有另一個政權就是這樣對待另一群人。」

大會的另一位代表Francois Paulette同樣感到焦慮,他住在亞伯達省開採油砂地區的下游200英里處。雖然該計畫被美國總統歐巴馬終止,但他的繼任者川普已經答應要解禁。Paulette表示廢水排放流入他們領土內的河川。他說:「河川污染相當嚴重,人們死於癌症,也不能吃那邊的魚。」

Kevin Hart在氣候談判會議上,呼籲加拿大應該記住兩件事情:「做決定時,必須考慮未來世代」還有「不行做的事就是不行做」。

▲減緩進度更新:美、墨、德釋出長期策略

2016年11月17日,德國、墨西哥、美國交出第一份長期氣候策略,當中設定了2050年的深度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美國承諾將減少2005年80%的排放量,墨西哥承諾減少2000年的50%排放量,德國則追求「必要的溫室氣體中和」,意思是將減少1990年的80-95%排放量,並帶有2030年達成55%減排的中期目標。

這些策略釋出的時間點,正好是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2016將年刷新最熱年,以及大氣中平均的溫室氣體濃度首次突破400ppm的時機。美國將透過低碳能源轉型、森林及土壤的吸碳和其他除碳技術、減少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來達成目標。包含減少能源浪費、以再生能源、核能、生質燃料取代化石燃料發電,另外有碳封存等。預計能在2050年前減排達74-86%(詳見內文)

墨西哥提出的「氣候變遷中世紀策略」,包含目標、長期展望、調適及減緩策略,以及當中的政策以及評估程序。在長期展望的章節中提到詳細的10年、20年、40年在社會、生態里程碑、能源等里程碑。其他領域則包含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結合和國際目標。(詳見內文)

德國提出的「氣候行動計畫」說明了指導原則、轉型路徑以及各領域的策略,包含定義中2030年前的里程碑及目標:能源部門減排62-61%,建築部門67-66%,交通部門42-40%,工業部門51-49%,農業部門34-31%,及其他部門87%。(詳見內文)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