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決策力量不容小覷——由下而上推動亞洲首間大學撤資

撰稿人 : 蕭舒帆
潤稿人 : 何家璇

台大學生會永續部前部長 黃毓庭篇(一)【拋磚引路-描繪校園藍圖企劃】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全新的採訪企劃「拋磚引路-描繪校園藍圖」,採訪對象為關注校園氣候變遷及永續領域並做出倡議的大學,本次的訪談分別邀請到三組台灣大學在此議題耕耘許久的前輩們台大社會責任辦公室的童慶斌教授、台大學生會永續部前部長黃毓庭以及現任永續小組成員們,首篇專訪將與台大學生會永續部前部長──黃毓庭一同暢聊台大環境永續倡議的歷程。

氣候變遷的加劇,極端氣候在世界各地越加頻繁,面對如此龐大複雜的議題,從學生角度該如何發揮青年力量在校園進行氣候倡議?過程中又該如何與校方建立溝通的橋樑,讓主政者做出改變。此訪談獻給每一位對環境想盡份心力的學生。


台大學生會永續部部會 圖片來源:黃毓庭提供

一間有「環境」相關單位及學生組織的大學

台灣大學在針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上成為大學界的領頭羊,不僅成立了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台大風險中心,在學生方面也有許多環境社團組織。從校方與學生共同推進之下,促成了台大成為第一間從高碳排產業撤資的大學,台大後續更進一步承諾2048年達到碳中和。

撤資是由台大學生會永續部(現為永續小組)與台大氣候行動社共同推動,永續部是台大學生會相較較新的組織,當初成立是為了推動學生內部永續主流化。包括關注生態、減廢議題、氣候變遷、原住民領域以及宿舍自煮等問題,議題面向非常廣泛。

希望學生內部在推動活動和決策時,也能把永續的價值納入在他們決策思考裡。

撤資議題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包含政府基金、金融保險公司的投資政策,也包含化石燃料開採、燃煤電廠設立的銀行融資問題。在校園尺度方面,則涉及校務基金等金錢運用的策略,在這個面向上需要考慮不僅是學校的財政,也需要慮及學生權益,甚至企業形象等問題。黃毓庭表示「我們很努力去推高碳排撤資,但一直都很困難,更何況我們還是一群大多沒有金融背景的學生。」因為大多數成員缺乏專業背景以及經驗,撤資小組在推動過程中也遭受到不少外界的批評質疑。

高碳排撤資一直以來是整個大範圍的議題,不只是影響學校。

向校內學生倡議

高碳排撤資行動除了想影響校方外,第二個想影響的就是學生,黃毓庭說明,台大在環境保護議題上相較於它校有很好的風氣,環境及永續社團蓬勃發展,但即使如此參與者仍佔學校少數,且關注環境議題的學生,大多著重在減廢或生態保育上,氣候變遷及撤資議題在過去相對乏人問津,因此在校園推動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為了讓更多學生了解撤資概念,成員除了以懶人包發文介紹國外案例,也透過舉辦講座等形式盼提升學生的關注。

融入學生感興趣的議題

永續部當時與管理學院(財金系和會計系)合作講座,分享氣候變遷領域對於金融、會計可能會有的影響未來以及就業趨勢,讓關心此領域的學生發現到「原來氣候變遷跟化石燃料這些議題離我很近」,將環境議題與較多大眾關注的社會議題融合起來,引發不同領域的學生產生興趣進而願意自主來參與活動。

定義清楚學生會的角色定位 思考是否需要做回覆

當在學校交流版發文時,也會有些學生持反對意見,例如「撤資中鋼學校以後就不用鋼鐵了嗎?撤資亞洲水泥學校以後就不用水泥了嗎?」永續部的角色會一直需要面對這些疑問。面對這些質疑,黃毓庭透露永續部內也做了很多思辨,認為重點是需定位清楚倡議者和決策者角色的不同,倡議者不需自視為決策者一般擔負回答來自四面八方問題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把握永續部的核心目標,讓校方的投資策略中,能納入更多「環境友善」和「永續價值」。


於校內舉辦綠色金融講座 圖片來源:黃毓庭提供

揭露相關資料的挑戰

推動校園撤資的首要任務就是獲得校方的投資策略資訊揭露。撤資小組成員從當時台大在校務基金有公佈的年度預算及決算書著手,掌握了校方投資的項目。不過,若要進一步推動,關鍵在於先去了解學校如何進行決策。

黃毓庭進一步分享校方曾告知學生,校務基金投資的決策過程是閉門會議,參與投資的決策成員也無法公開,當時校方說明這些程序是為了保護這些投資成員,若讓校務基金虧錢或賺大錢,校方都可能會被批評。

在當時學校投資的唯一標準就是「穩健獲利」

且學校會問:「撤資這些產業,那這些產業以後不提供我們學生實習機會怎麼辦?讓這些產業有污名化導致他們不捐贈大樓和錢給我們,你們學生有辦法負責嗎?」永續部面對這些質疑,只能透過查找更多相關資料求證,與學校進行更多的溝通亦是必要。

透過國外的大學案例 尋找台灣的大學實際可執行的路徑

以台灣公立的大學來說校務基金相比國外規模較小,國外大學的校務基金的規模動輒幾百億。

而國外大學撤資行動大多是針對化石燃料、天然氣和煤等產業,永續部需要分別針對國外學校的資料去研究,從閱讀CSR報告書、政策報告書和教授的研究等等,評估企業在各自產業內的排碳是否有做到環境永續。黃毓庭認為台灣學校很喜歡「國際化」這件事,以國外大學推動的路徑和國外有多少大學在做高碳排撤資,來跟校方溝通具有說服力。

成功推動高碳排撤資的背後

黃毓庭說到台大推動高碳排撤資會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在校方願意去做,校方(校長)主導力量強大,而在執行面上很大一部份學生需要跟校方妥協,需要跟校方建立良好的互助關係,例如幫校方做宣傳;反觀在國外大學則是好幾百個學生一起在推動或者採取非常激烈的手段,當時台大則只有不到5個人主要在做撤資這件事。

從學生階段培養具備環境意識的個人

  • 「希望這些成員或是關心環境議題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散佈在各個領域發展,成為下一個世代台灣非常重要的決策、推動力量來源。」

  • 「我們面對到氣候變遷的議題,這不是僅僅透過個人的行動即可減少衝擊,它必須是整個政策、整個體系的變革,我們才有辦法去減緩氣候變遷。」

  • 「希望在學生階段有更多環境意識的培養,爾後再去關注到更大面向的政策、領域。」

  • 「願意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你們非常厲害,希望有一天理想不會被消滅。」

  • 「即使很困難,但能夠先從各自的學校、各自系所開始行動,並且思考著有什麼樣的辦法可以去更形塑這個系所內部或整個校園的 『 氣候政策 』 。」

改變校園用電結構路徑:系所自己的用電自己負責

在校園政策擬定上,黃毓庭分享自己期待能達到的理想:「一同發起或努力要求自己的系所進行節電,在自己的系所屋頂上架設太陽能板、進行綠建築的改善,將耗電舊式的設施汰換,從各個系所出發擴散到更廣大的校園,當我們要討論碳中和的話,基本上大學的碳排放的來源很大一部分是能源,所以校園用電這部分都是與碳中和議題緊緊相扣。」

關注碳中和以及蓋太陽能板這些議題相對更重要

「即使台大做了撤資這件事,但我認為台灣還有其他重要環境議題值得去關注,因此更鼓勵大家去關注校園『碳中和』、『再生能源』等議題。至於撤資議題,希望大眾有更多精力著重在政府的退休基金、中華郵政以及一些國營企業投資的準則以及標的上。」黃毓庭說。

「當你認識了校園存在的環境議題時,基本上踏出校園之後,從前這些議題將會是整個社會上的縮影。」

環境議題觸及層面廣泛,從了解大環境的的現況到自身週遭的觀察,每一次個人的倡議與政策體制上的推動都息息相關,感謝台大學生會永續部前部長──黃毓庭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向願意為環境氣候議題貢獻的學生,在校園進行倡議的建議以及多樣面向的思考。

後續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拋磚引路-描繪校園藍圖」的採訪企劃(二),第二篇邀請到現任永續小組成員們和台大校務研究暨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童慶斌教授,繼續一同了解從校方角度與學生自治研擬的永續路徑,也將分享他們的具體氣候行動案例,歡迎你的期待!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