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3至今為止的十大事記
1.最新數據顯示:達成巴黎協定目標不是夢!
在COP23之前,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新數據顯示全球碳排放似乎接近峰值(意即往後碳排只會下降),且過去四年的經濟成長和二氧化碳排放也已經脫鉤。
2.彌平世界碳排放差距的六項重要行動
聯合國環境署(UNEP):減排可能來自太陽能、 風能、高效能電器、高效的個人汽車、造林以及停止砍伐森林。
3.後華沙時代和美國退出下的損失與損害
華沙機制已陷入僵局,所以處理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 的談判是COP23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在美國傾向退出巴黎協定的影響下。針對極端氣候的便宜保險是一個妥協的選項。
4.COP23上的四個市場焦點
使巴黎協定運作的切實進展、各國評估進展和準備情況的第一階段、高度重視氣候影響和弱勢群體的具體措施、城市和企業的支持力量越來越大
5.談判者擔心受到川普的影響,巴黎協定可能會迅速瓦解
6.私人部門的資金將協助達成巴黎協定
7.從廉價的再生能源到電動飛機,新興科技提供了保持希望的理由
8.熱帶島嶼和大城市攜手對抗氣候變遷
9.敘利亞加入巴黎協定,只剩美國反對
10.歐盟與加州討論碳市場的連接
▲德國污穢的煤礦成為新一波立即行動的焦點
上週日(11月5日),數千人佔領了距聯合國波昂氣候談判會議一小時車程的礦區,抗議褐煤的進一步開發。今年的會談主持國德國常常被表彰為氣候領袖,但其排放量自2009年以來從沒有下降。新的研究發現,除非德國在十年內淘汰褐煤,否則巴黎協定的目標將無法實現。該研究作者Hannah McKinnon說:「這樣的失敗是公民社會動員的更大理由…… 政府需要聽到來自各方的聲音。」星期天的抗議活動是最近在德國被稱為EndeGelände(意為到此為止)的行動,旨在和平地干擾礦山挖掘作業。來自其他國家的積極分子對此行動表示聲援。原住民環境網絡(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Network)執行長Tom Goldtooth,在COP23上和其他運動人士設立了一個國際自然權利法庭(International Rights of Nature tribunal) 來審議危害環境的罪行。他說:「這是讓公民社會認識到我們有能力改革制度的一個機會 。」
▲敘利亞加入巴黎氣候高峰會,孤立美國
敘利亞在週二表示加入巴黎協定,留下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選擇留在這個劃時代條約外的國家。美國雖在2015年批准了協定,但是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年初聲明他會選擇退出,因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飽受戰亂摧殘的敘利亞將成為第197個簽署氣候公約的國家,並誓言會將全球暖化降溫遠低於攝氏兩度以下(3.6度華氏)。
週二,美國嘲笑敘利亞的氣候變遷協議達成,國務院發言人Heather Nauert 認為敘利亞的加入非常諷刺:「如果敘利亞真的在乎氣候,像是二氧化碳,就不應該對人民使用有毒氣體」,但這個發言同時也迴避了美國成為協定邊緣國的事實。
巴黎協定規定任何國家在生效之日起三年之內不得正式提出撤回。基督教援助組織(International Climate Lead for Christian Aid) 的國際氣候主管Mohamed Adow表示:「儘管敘利亞有非常多問題,都能意識到全球氣候協議的意義,這真的反映了美國共和黨在拒絕氣候議題的強烈拒絕主義」。
▲COP23: 創造應對能力的四項創新指標
2015年,巴黎協定為市場發出一個明確信號:目標即全球低碳經濟對於避免危險的氣候變遷至關重要。與化石燃料相關的商業模式和投資會因為其帶來的重大氣候風險而貶值,其中的風險包括物理,聲譽和監管的影響。
Climate-KIC很早期就認識到氣候融資的重要性,並支持創新項目及探索關鍵挑戰,以了解如何透過加強紀錄與揭露來創造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1)Climetrics(氣候影響評級):主要任務就是提供第一個氣候影響評價,使共同基金氣候資訊透明化。資訊包含共同基金面對氣候風險的能力以及其投資化石燃料相關產業的資金量。
2)Climate Risks for Asset Managers(資產管理者的氣候風險):另一個主要的挑戰為更有效地揭露實際風險:可用水量、農業欠收和極端氣候會破壞土地、營運、供應鏈,配送甚至員工安全,這對公司財務表現而言非常重要。
3)Corporate scope 3 action(企業範圍三行動):制定和監測氣候目標並不容易,特別是考慮到公司和部門之間的界限模糊。Scope 3碳排放指標是針對所有能源以外的非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包含有上游廠商所製造的排放,該指標的目標是讓公司與部門可以更了解整個生產鏈溫室氣體排放的真實情形。
4)Full life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完整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此概念為評估溫室氣體排放的完整生命週期以作出COP目標之氣候融資領域的決策指標。
▲每日化石獎:言行不一的法國?
雖然《巴黎協定》是在法國簽訂的,但該鞭的時候還是要鞭一下!
昨日(11/7)法國政府宣佈不但要將既定的減核時程推遲,原訂2020年能源轉型的進度也將落空。
這要歸咎於法國政府無法下定決心,其實早在巴黎協定簽訂三年前,公民社會早已擬定能源轉型的目標並將其入法。但法政府卻仍在「何時」開始消減核電的協商上打轉,而非討論「如何立刻」開始加速能源轉型。
下週法國總統馬克宏將在UNFCCC發表演說,而是否能夠在演講上展現領導全球的能力?政策上又是否有足夠的企圖心?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北歐國家提出永續城市的解決方案
北歐國家提出利用木頭來取代水泥與鋼鐵可以大幅度降低溫室氣體的排鳳,如果建築設計良好,此類木材的房子的年限可以超過幾個世紀,成為一個碳儲存的基地。
現在的瑞典有超過10%的綜合住宅主要是利用木材建置的,未來希望可以擴大木材使用的比例以及拓展新市場,讓木材成為建築新型態的承重結構。
森林業的創新不只是發生在木材的使用,挪威的大學建議將森林的地理資料與人類居住社區的地理資料整合,可以更有效利用就近的林業資源。
此系統讓森林產業、交通產業、建築產業有更詳細的物種資訊,讓都市設計者更有資訊了解發展新市鎮最合適的時間與地點。系統也讓林業的副產物質有更好的紀錄,讓決策者更有效的利用。
這領域注重如何最有效利用所有生物產品,在不增加自然原料的消耗下,產生新的產品與經濟收入。
其中一個例子是利用起司生產的副產品 – 乳清(whey),此副產品原本是廢棄物,但可以將其發展成運動及嬰兒的營養產品,其價值還比原本的起司還要高。
丹麥科技大學的 Lene Lange 教授表示,更有效率的使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可以提供生態系統更多的土地,同時滿足人類對於食物與資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