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瑞典女孩Greta Thunberg發起「為氣候罷課Climate Strike」行動,喚起世界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民眾參與,要求政府採取積極行動。台灣青年從2019年開始即積極響應國際號召,並針對台灣氣候未來提出青年觀點。
2021年,看見世界各地發生極端天氣事件,並在台灣歷經大規模乾旱的台灣青年,對氣候異常的衝擊歷歷在目,擔心這就是我們要生活的未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於台灣時間8月9日發表的最新科學報告(AR6),引發各界注目,同時更證實了青年的擔憂。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致力於政策倡議以及青年培力,並將在9月25日發起青年抗暖大遊行,針對政府各部門提出七大訴求,同時透過記者會來號召社會各界共同響應。在第一場的預熱記者會中,邀請到臺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陳人平、臺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邱毓庭、國立馬公高級中學學生楊文翰、新北市立安康高中國中部學生聞英佐等不同世代的青年發言人,以及代表成人的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表達自身對氣候變遷的觀察、對台灣氣候改革的期望,也共同支持本次青年氣候遊行,表達「減少碳排,世代攏來」的概念,並由TWYCC發表本次遊行的主要訴求,號召社會各界一起動起來。
925青年抗暖大遊行七大訴求
- 完成溫管法修法,落實氣候政策主流化
- 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並強化中長期減碳目標
- 修訂具體可執行的碳定價法案,並積極協助產業與國際碳交易市場接軌
- 重視調適政策,貫徹脆弱度和衝擊評估以及因地制宜的調適行動
- 實現世代正義,完善氣候教育並提升兒童及青年的氣候行動力
- 強化中小型企業能力建構,提升因應全球減碳及永續浪潮之適應力
- 納入各領域脆弱族群共同商議氣候政策,落實公正轉型
停止破壞環境 籲政府正視經濟造成的影響
今年全球災害不斷,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證實了這些災害與氣候變遷有高度的關聯性。對此,國立馬公高中學生楊文翰表示,澎湖雖作為台灣知名的觀光勝地,但因人為破壞及全球氣溫急遽上升等因素,導致原有的海底景觀已不復見。目前澎湖多處正自主實施珊瑚復育計畫,藉由澎湖港杭灣的調查,了解珊瑚狀態,並傳遞出去。因此,他呼籲政府「不要為了追求經濟,而犧牲我們下一代的未來,一起打造友善美好的國度」。
氣候教育不完善 恐使青年對環境議題漠不關心
針對青年抗暖遊行訴求第五條「實現世代正義,完善氣候教育並提升兒童及青年的氣候行動力」,教育部應完善氣候教育制度,並整合既有氣候變遷教學資源,建立統一溝通平台及管道。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補充,氣候教育也應涵蓋成人教育,「藉由終身學習,才有辦法為跨世代合作打基礎」。
臺灣學生聯合會(下稱臺學聯)理事陳人平表示,近年來,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在學生團體的施壓下,接連做出減少碳排的承諾。而台灣有高達42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為臺學聯成員。因此,他希望臺學聯可以在氣候議題盡一份心力,扮演監督校方以及強化學生氣候意識的角色。
邱毓庭:政府需傾聽兒少訴求
台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成員邱毓庭說明,近幾年世界各地受到極端氣候的肆虐,可見氣候議題對這個世代的重要性,但兒少常常在環境議題中是被忽略的一群。他指出,兒少得知環境議題後,卻沒有地方可以讓兒少行動。他更強調,氣候議題並不是單一世代所要關注的,應是各個年齡層共同想出改善的方法,「不能因為兒少年紀較小,而忽略掉他們的聲音」。
新北市立安康高中國中部學生聞英佐則認為,兒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未來需承擔現行的環境政策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但現行的狀況下,無論是政策制定、議題討論等參與環境議題的面向,卻少有兒少參與的空間,就算有相關的參與管道,也並非全是對兒少非常的友善。」他進一步指出,兒少應有權加入環境政策制訂時的相關討論,且能向政府提出對環境政策的看法,並參與政策制定的過程,共同守護未來的環境。
對於疫情之下氣候遊行的舉辦,青年抗暖大遊行總召侯俊吉表示,目前暫訂9/25(六)14:00於立法院前舉辦,相關細節將會陸續公告於遊行活動頁面。主辦單位仍將視疫情變化及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進行調整,並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