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3氣候診斷】Day 11(11月12日)


▲COP23 – 第五日:艱難的談判終於取得進展

隨著COP23大會第一週的談判接近尾聲,2020年之前應有的行動,促進性對話和巴黎協定的透明度是大會最受爭議的議題。

G7國家的工會證實了對國際氣候行動的支持,「我們都知道,死星球上沒有工作」。要求合乎公義的轉型(Just Transition)不代表不重視倚靠化石燃料支撐經濟的工人們和家庭的生計。德國工會聯合會(DGB) 聯邦董事會成員StefanKörzell 則表示 ,能源和氣候的長期目標必須與就業政策面目標相連結。

同時,德國聯邦糧食暨農業部部長Christian Schmid在波昂的農業行動日提到農業是農村永續發展的關鍵,農業有極大潛力可以提供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綠色和平組織日前在德國最大的煤炭發電廠示威,組織中氣候專家Karsten Smid認為如果梅克爾總理不遵守自己的氣候行動承諾,她會讓數百萬遭受氣候變遷威脅堅守巴黎協定立場的人們失望。

新聞來源:https://goo.gl/fJRfKY

▲在COP 23 農業的氣候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日大會主題是農業,活動主要聚焦在加強調適及緩和經濟幫助農業行業能夠發展更具有氣候彈性的農業彌補逐年增加的災損,特別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脆弱國家。

印度電信、法律及資訊科技部部長同時為協商代表的Ravi Shankar Prasad強調:「印度的重心很明確,我們支持採取行動調適,不管進行任何協商時首要考量是確保協商能夠公平對待對我們的小農。」

大會中135個國家提出的建議著重農業風險的評量、基於農業體系和農業生態系區分脆弱程度及所需的行動,及發展早期預警系統。一位協商代表表示:「雖然目前為了建立一個多數國家都能接受的制度而使得談判進度緩慢。但今年已達成部分的目標,應該可決定出農業該如何看待氣候變遷議題,可以肯定結果將會比過去大會成果更樂觀。」

新聞來源:https://goo.gl/6Q6eWH

▲2020年前氣候行動爭議,哥本哈根危機又回來了?!

目前富裕跟貧窮國家間正為了2020年前氣候行動(pre-2020action)僵持不下,恐拖累預計在2018年定稿的巴黎協定規則手冊的完成進度。回顧2009年哥本哈根高峰會的失敗,地球禁不起再次因為無法達成共識而停滯不前。

包含中國及印度在內的134個開發中國家警告,已開發國家必須將2020年前氣候行動正式納入談判議程,否則將會出現信賴危機。開發中國家的訴求是希望已開發國家遵守他們所承諾事項,特別是批准京都議定書杜哈修正案的時程。

但是歐盟氣候談判代表表示他們重視2020年前氣候行動也會確實達成相關承諾,然而因為國內法規修正限制無法提出確切的時程表,並強調各國應跳脫京都議定書(只針對工業化國家)而執行巴黎協定(納入全世界),為了不耽誤其它議程,應另覓他時進行相關談判。

新聞來源:https://goo.gl/NMgb6e

▲直接民主是否是對抗氣候變遷的解藥?

目前世界各國持續追求經濟成長,加速氣候浩劫的腳步,在本週的世界氣候會議上年輕人跳出來反擊,認為貪婪與自私的大人是現今氣候危機的罪魁禍首。愛爾蘭的NGO團體在上個月抨擊愛爾蘭政府未遵守巴黎協定漠視下個世代的權利,同樣的,丹麥、紐西蘭、印度、菲律賓、以及南非政府也受到多方譴責,挪威政府則因核發北冰洋鑽油執照被公民團體告上法庭。在新自由主義下利益被放在首位,加速生態危機,環境抗爭或許是一種手段,但是參與者遭到逮捕、羞辱甚至謀殺的消息時有所聞。那我們還有其它的選擇嗎?愛爾蘭剛發布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實驗結果,該國政府成立Citizens Assembly公民團體(禁止說客及政客參與),由氣候變遷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提出了13個獲得廣泛認同的氣候行動建議,市民甚至同意對高碳排活動繳納更多的稅,目前這些行動建議已進入議會討論程序。

新聞來源:https://goo.gl/wahvMj

▲美國和歐盟拒絕將2020前氣候行動納入COP23議程

在發展中國國家已達成氣候行動現在做起的同時,加拿大,美國,歐盟成員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相繼拒絕實施部分氣候行動。氣候行動不得延後,美國堅持不加入巴黎協定一舉嚴重影響氣候行動的整體實施,在2020前美國是否加入是矚目的焦點。

多明尼加代表表示,颶風馬德里帶去的傷害眾所周知,而在世界各國的談判中,做決定花的時間過長,卻沒有實際行動。本次氣候大會將決定COP是否走入歷史,十分關鍵。然而,歐盟代表表示,此次議程中的專案並不能達到減排的目的,更不可能對氣候融資有所幫助。

現場志工也表達些許失望:“我在這裏服務是希望能瞭解我們這一代人未來將面對什麼,但我看到的是無止境的談判,並且只有少數領導者承諾了實際行動。”若在COP中達成了一致認同,斐濟必須率先行動,減排並降低污染源,才能讓各世代共同為所下承諾付諸行動。

新聞來源:https://goo.gl/mfMDch

▲各業界在伯恩參與遊說

兩年前的巴黎協定如新政權的憲法一般重要,而後聯合國峰會便成為了將此協定劃入正式法令的關鍵談判場合。前往伯恩的非政府組織和商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為自己的利益據理力爭。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氣候會議和行動,卻也引發旁人對他們的意圖和誠意感到懷疑。

據稱,世界最大的污染源產生廠商已滲透到了UNFCCC各個分會,將一系列談話導向了“虛假或錯誤的次方案”中。例如,越來越多的焦點關注在氣候智能農業的發展上,這是一種強調以市場為導向的排碳追蹤機制。這一體系的實施需要大量資金贊助,而主要贊助商大都是大型能源產業。

非政府組織表示,各界廠商只要明確排除潛在衝突,他們的加入並沒有太大問題。類似這樣要求資訊透明化的提議已不新鮮,許多國家也都要求業者提供利益衝突聲明,但這些並沒有被聯合國所採納。若不及時採取行動嚴格控管,只怕部分從商業者能繼續推遲氣候行動的實施,甚至從中獲利。

新聞來源:https://goo.gl/hLHSD8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