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亞洲與太平洋區域氣候週會議摘錄精華

作者:鍾靜儀
核稿:黃品涵


在 2019 年紐約氣候峰會 (2019 Climate Summit) 前,全球三個區域接力舉辦各自的氣候週會議,國家代表齊聚凝聚區域氣候行動共識。首先登場的是今年 3 月在迦納舉行的非洲區域氣候週,接著是 8 月在巴西薩爾瓦多舉行的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區域氣候週,最後舉辦的,則是 9 月 2 日至 6 日於泰國曼谷舉行的亞洲與太平洋區域氣候週 (Asia-Pacific Climate Week, APCW)。這一個禮拜內,公、私部門等各利害關係人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出氣候行動目標並執行。讓我們來看看本次會議的摘錄精華。



會議中各國一致認為亞太地區可以引領全球走向低碳轉型並建構氣候韌性,且強調除了國家政府以外,地方政府及城市、創新的私部門、政治領導力及財務機制等都是推動轉型的重要力量[1]。光是印度及中國便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2],且全球18億青年人口中有一半以上生活在亞太地區[3],因此亞太地區的未來至關重要。

亞太氣候週也進行了「國家自定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 對話」,討論各國應在2020年前向聯合國提交 NDCs 的相關事項。對話中,政府代表強調了提供經濟獎勵措施的重要性,例如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以確保能源轉型的過程能順利進行。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發展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可望創造出約250萬個就業機會,但也將造成化石燃料產業 40 萬人口失業[4]。能源轉型中面臨的失業問題及技術落差是一個尚未被仔細研究的領域,永續且正義的低碳轉型必須建築在由下而上的溝通與討論,將轉型過程中的社會經濟影響也納入考量,唯有永續、衡平的轉型才能在達到巴黎協定升溫目標的同時,亦達到永續發展目標[5]。

會議中各國亦討論了碳定價、增強透明度框架、能力建構和區域氣候融資。 同時,也為四個印度洋島國—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 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制定氣候融資機制。

三場區域氣候週的討論成果已於 9 月 23  日紐約氣候峰會發表,並成為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5 屆締約方大會 (COP25) 的重要基石。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區域氣候週將加開一場,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辦第一屆的中東和北非區域氣候週。


參考資料

[1] https://unfccc.int/news/asia-can-lead-global-transformation-towards-low-carbon-and-resilience

[2] http://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3] https://asiapacific.unfpa.org/en/node/15202

[4] https://www.ilo.org/asia/media-centre/news/WCMS_629158/lang--en/index.htm

[5] https://wri-india.org/blog/asia%E2%80%99s-energy-transition-3-takeaways-asia-pacific-climate-week-2019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