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YCCxCOP19議題研究 台灣風災後重建問題

撰文作者|陳靜(COP19青年代表)


災後重建問題

台灣目前在風災後重建計畫中,作法傾向於撤離危險地區的居民,並將災民們安置於永久屋,且簽訂不得回原居住地居住。學者質疑政府以狹窄的永久屋騙取原住民的整座山林,以利日後經濟開發。這樣的作法不僅使台灣寶貴的部落文化逐漸沒落,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當原住民離開了家鄉,進入漢人社會生活後,原處於社經地位弱勢的他們,要面臨的是更艱困的生計問題。政府並無遵守災後重建原則「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在政策訂定方面也忽視了「原民基本法」 。 再加上災後搶救缺乏效率、缺乏良善的規劃,災民被迫要在資訊紊亂、族人四散、缺乏時間討論的情況下,倉促的決定要搬進永久屋,或是留在原鄉的二選一難題。災民們需要的不是施捨式、且缺乏人性的永久屋,而是可住一至三年的「中繼屋」,以思考未來重建家園的方向。

原住民文化對台灣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資產,但往往淪為被政府消費的族群,只在行銷台灣時被提起,其他時刻總是被遺忘。政府不但沒有保護部落文化,甚至還加速他們消失的速度。在文明的社會裡,尊重個人、保護人權,應理所當然是政府的義務與責任,但在災害發生時他們卻選擇了便宜形式,而粗魯的政策只會造成更多難以彌補的傷害,政府應當好好省思這樣的施政是否符合仁義道德。

重建一個未來

風災重創了家園,卻也提供了人與自然的一個重建的機會,藉此改進存在於人與環境中的衝突。 例如新建能與自然共存的的建築,以共生、永續的概念發展新村落。921大地震後,台中縣和平鄉大安溪流域沿線四個泰雅族部落,在社工團體的輔助下,搭建了「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並以實現「原住民部落經濟主體*」為願景。「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除了種植能維持部落生計的經濟作物甜柿外,也開闢了新農田,種植短期蔬菜及傳統作物,供居民日常飲食所需,不倚賴高風險且對環境有害的單一經濟作物。除了達到生活上自給自足的平衡外,他們也藉由這個機會回歸原住民部落文化,以泰雅族的傳統知識為核心價值,推動部落「共耕」的概念,共同開闢農場、種植以及搭建部落共同廚房。「共耕」的收成一部份由部落居民「共食」,以及送餐到共同參與的大安溪沿線4個部落,照顧部落中的老人及行動不便者,保障部落弱勢者的食物主權;剩餘的收成提供「部落共同廚房」製作原住民風味餐,供遊客食用。這個「共耕、共享、弱勢照顧」的災後重建模式,強調從部落民族原有的文化體系來重建,而非以漢民族的文化體系,使原住民更有機會跳脫漢人的資本主義。

台灣過往的災後經驗,「重建」就等於複製災難發生前的環境,並無解決人與自然間的衝突、強迫原住民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而這樣的實行結果只會造成另一場災難。因此,政府應該做好完善的規劃、聆聽並尊重災民的想法,再給予援助,才能避免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避免台灣部落文化的崩落。隨著氣候的變遷,天災發生的頻率只會日與漸增,因此我們必須把握反省的機會,思考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更正過去無知的錯誤,才能為下一代重建一個幸福的未來。

 

*註:原住民主體經濟

「原住民部落主體經濟」不同於一般所謂的原住民產業或原住民個人的事業,其具有以下幾點特色:

  1. 它是與一社群(community)的生態、文化、社會及生計活動緊緊相連,以地方為基礎,以追求地方或社群的共同利益為目標的產業;
  2. 其經濟收益是建立在友善的行銷管道上,避免資本主義式的剝削關係;
  3. 其生產模式有益於維護社區與環境永續;
  4. 其經濟發展的結果有益於地方知識傳承、增進族群認同與自尊、賦權在地居民(local empowerment)以及促進族群間之平等和諧交流;
  5. 其利益的分配能促進部落福祉。

參考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9233

了解更多大安溪共同廚房: http://www.e-tribe.org.tw/daanriver/DesktopDefault.aspx

參考資料:苦勞網、環境資訊中心、本報、莫拉克88news、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社、台灣立報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