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淨零建築環境

撰寫人:楊禮安 (COP27組員)

簡要引言,重要性

根據GlobalABC的2021 Buildings Global Status Report ,建築物占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的近40%,占所有採掘材料的50%。建築和施工部門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加速了氣候變化,而低效建築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產生了負面影響。到2050年,16億城市居民將經常暴露在極端高溫下,生活在570多個城市的8億多人將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洪水的影響。高效建築將是一個價值24.7萬億美元的投資機會。盡管如此,在新建築的每100美元中,用於高效建築的費用不足3美元。在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交國家自定貢獻(NDC)的186個國家中,大多數國家沒有包括全面的建築去碳化目標,如建築材料等某些領域問題都尚未獲得解方。

過去國際進展/ 國內進展

打造淨零建築環境,必須團結公私部門與各個利害關係人。依2021年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人類集居路徑圖提議,全球100%的新建築需在2030年時於運行中實現碳中和,並且必須減少至少40%的內在碳排,到2050年,所有新建和現有的建築必須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實現凈零碳。建築減碳的具體目標主要圍繞著減少能源需求、電力供應去碳化、建材減碳三大重點。

建築環境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重要主題,各國公私部門每年利用BUILDING TO COP平台討論跨國合作事項,呼籲各國更積極將建築減碳加入NDC目標。重要的國際組織像是世界綠建築議會(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 WorldGBC),歐洲建築性能協會(Buildings Performance Institute Europe)等,則設有有全球與區域合作計畫,提供建議與技術支援,像是促進歐美能源委員會(U.S.-EU Energy Council)的跨區域策略與研發合作。地方政府的代表可見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在能源與建築領域上,除了提供清潔能源與公私建築效能網絡外,也在南非與中國各有建築模範計畫。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報告也指出企業正在利用循環經濟的概念發展建築,許多案例雖然有較高的設計與營造成本,但更少的建築成本,減少40至50%的碳排,降低的銷售風險,帶來被低估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人口密度與住宅需求高的台灣,若要達到2050年碳中和,在建築上的減碳是不可忽視的目標。2021年的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公布,台灣2020年住宅部門之CO2排放約占燃料燃燒總排放的11.54%,而此數據只計算能源燃燒佔比,尚未納入其他建材製造相關的碳排面向。

建築節能與能源替代是台灣目前在減碳建築上的兩大重點,前者包含外殼節能如屋頂隔熱及綠化改善以及通風、導光、低耗能電器及管理等系統導入,後者則必須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但上述皆有一定的法規限制,因此像2018年通過的「違章建築與新設太陽光電調和辦法」即設法讓設置屋頂型太陽光電更加容易。臺灣在過去已有許多綠建築的推動方案,例如行政院「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內政部的「永續社區的比較研究及永續智慧社區創新實證示範作業與推廣計畫」,都是重要推手,創造了如台電的「鳳山智慧綠社區」等成果。

除了這些計劃之外,臺灣也需要更具體的建築減碳評估與路徑規劃,內政部於2019年與2020年各發布一期關於淨零能源建築的研究,完成國內外推動近零能源建築之背景條件差異分析,研擬我國推動近零能源建築之執行方式及技術清單,探討我國近零能源建築之推動進程。至2020年底統計,「綠建築標章」評估系統自1999 年頒布以來已有9,137 件通過綠建築標章評定,在節水及節電方面至少約分別有30%與 20%以上之效益,在未來長達 40 年的生命週期中,預估每年可減少之 CO2排放量約為 120.15 萬噸,其減碳效益約等於 8.06 萬公頃人造林(約等於 2.96 個臺北市面積)所吸收的 CO2量。報告也指出既有建築物約占建築物總量 97%,這些早期完工的建築物普遍存在耗能、不符生態環保等問題,若不改善將造成夏季尖峰用電吃緊與國土暖化加速等效應。

現階段狀況

內政部根據2020年的報告認為,台灣應學習美國、日本等,先推動綠建築標章後,再逐步結合建築能效評估系統,作為推動近零能源建築之基礎。因此建築研究所也於2022年度完成「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EEWH-BERS)」草案,後於2022年實施。內政部認為臺灣近零能源建築之推動進程,考量整體耗能及公共性,住宅類建築耗電密度不高且使用行為不易掌握,整體來說,從既有到新建、非住宅到住宅類建築逐步推動。

國發會的淨零路徑圖總說明也跟進,指出住宅用電需求提升,因參考國外先建築節能 50%,其餘用電再以綠電碳中和至零碳排,於 2050年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既有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之目標。推動順序則由公有建築物引導民間建築跟進,前者採強制實施,針對新建建築與民間既有建築則採獎勵補助方式;同時研擬強化家電節能措施,並投入建築節能減碳技術及再生能源等之研發與應用工作。

政策之外的技術配合也是關鍵,科技部早於 2013 年開始推動以學術界的核心技術為主軸的 「產學小聯盟」計畫,補助設立低碳建築聯盟LCBA(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提供低碳建築產業發展服務,並與成功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產業永續中心等研究團隊為技術核心,以政府之環境與營建相關部門及民間之建築設計、營建單位、建築材料商、工程顧問、建築設備廠商為服務對象,以發展低碳產業策略,為建築產業減碳抗暖化行動之技術應用平台。工研院在綠能與環境研究所下,於2011年集合80家產業界代表創設零耗能建築技術發展聯盟 ZEBTA,結合產業與技術,以生活化的商業建築物為目標,推動零耗能與低耗能建築之制度化。2018年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與成大簽署合作,建置節能建築驗證平台,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中的「低碳能源園區」。2021年起經濟部能源局規劃於全程4年期間執行「近零耗能建築示範應用計畫」,並選定社會住宅作為示範對象。2021年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作為推動零碳排平台,運用跨領域整合產業的創新研究和科技研發,規劃出臺灣2050淨零碳排策略藍圖。

地方層級,台灣在2014年宣稱將推動6個低碳城市,環保署自2015年起也推動村里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制度,包含 3層級6大運作機能。但各縣市起步不一。舉台北與桃園兩縣市為例,北市公布2021年底終於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推動智慧零碳建築,建立建築能效揭露制度,新、舊建築分階段揭露能效,公部門每年翻修3%既有建築提升能效,另由公部門引領示範零碳建築,社宅、公共工程、TOD/ EOD發展區採生命週期零碳設計。桃園則早自2017年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施行以來,各局處滾動式修正檢討策略與目標,2019年2021年各有一次修法。除擴大辦理綠建築標章取得、社會住宅之規劃興建應符合綠建築標準外,亦推動屋頂綠化政策。此外更有標竿性的綠建築受到媒體矚目,如歐萊德綠建築總部與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臺灣的企業也在建築方面有許多減碳的成果,例如台達電子在成功大學捐建的綠建築研究大樓,受到IPCC報告書的引用。台灣水泥的生態循環工廠、水泥窯協同處理(Co-processing)、以藻固碳等技術,則從建築材料的製成面減少廢棄物與碳排放。

未來展望

綜上,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盡快設計獎勵措施並引介資源,引導民眾更新住宅建築能源使用效率,也持續對臺灣住宅的能源使用狀況進行盤點與推估,考慮如歐盟明定建築更新的量化指標。此外,臺灣也應參考最新的國際研究報告,整體性的規劃建築環境的淨零路徑,在能源效率的更新與替代基礎上。關注建物內在碳排的重要性、討論建築與使用的足夠性,彌補科技方案的不足,檢討因效能改善反而擴大使用的現象。

低碳的建築設計不只是針對氣候的減緩行動,更能達到其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像是提升健康並降低經濟不平等,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此外更能創造潛在的工作機會。此外,疫情更凸顯居住權的不平等,不是所有建築都保障足夠的光線與空氣流通。同時在減緩的措施上,也需一併考量調適的可能,例如未來面對熱浪而漸增的冷卻需求。以上皆為台灣的借鏡。如何克服有限的金流、機構能力的缺乏與適當的治理框架,也是台灣待解決的挑戰。


參考資料

  • 建置節能建築驗證平台 工研院攜成大打造低碳能源園區。 ETtoday財經雲。2018/11/27。 https://reurl.cc/KbellR
  • 工研院領先宣布2050全院淨零碳排放,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以科技力助臺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工業技術研究院。2021/03/22。https://reurl.cc/Op22my
  • 2050年淨零 北市預告《氣候自治條例》 推動住商、運輸、廢棄物三大部門減碳。環境資訊中心。2021/12/14。https://e-info.org.tw/node/233008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