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1大會戰報】Day 9



▲2016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數(CCPI)發布,台灣第52名

國際環境組織德國看守協會(German Watch)於巴黎時間8日上午公佈2016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數(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6, CCPI),台灣排名52,較去年高2個名次。前三名從缺,第四、五名分別為丹麥與英國。CCPI 作者Jan Burck表示,自2013、2014年始,全世界對再生能源的新投資已經高於其他能源,顯示許多國家邁向去碳的能源進程。另外近期一份研究顯示,2015年的全球碳消耗量下降 2-4 %。

中文報導︰http://e-info.org.tw/node/112004
英文報導︰http://goo.gl/rppKRK

▲新氣候聯盟企求具企圖心與法律約束力的新協議

英國衛報報導,100多個國家於數月前組成的高企圖心聯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在巴黎會議期間企圖推動談判,其關注四大議題︰期望新協議具法律約束力、清晰且具科學證據的長遠減碳目標、國家碳排承諾的5年檢視機制、啟動一個聯合系統以追蹤國家在邁向減碳目標上的成果。此集團包含79個來自非洲、加勒比海與太平洋的國家,另外還有美國及歐盟全體成員。

原文網址︰http://goo.gl/MXGBhD

▲觀察家憂心︰設立1.5°C目標之外還需要更多行動

「是否控制升溫幅度在1.5°C」仍舊是討論焦點,然而有些人擔憂若完全聚焦在量化目標上,可能會使得質化目標的重要性被忽略,如去碳化、零排碳、原住民人權、人權與性別平權等。
公民團體則在艾非爾鐵塔以排字行動宣示「有尊嚴的活在1.5°C之內的心聲」。一位觀察家則對國際環境組織 「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所」(IISD)說道,「但世界不可能只是因為協議中有1.5°C而歡呼,而不去過問協議中是否有回顧機制幫助增加達成目標的可行性。」

原文網址︰http://goo.gl/VgnbKX

▲OECD國家組織發布的氣候資金報告遭到質疑

中國、巴西、與南非加入印度的陣營,反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近發布的一份重要報告,該報告中認為,已開發國已經在「籌措2020年之前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的承諾上完成2/3的資金動員」。印度的官方經濟學家認為該份報告將已開發國家貸款給發展中國家的金額也算入,且在援助基金上有重複計算的情形。中國發言代表表示歡迎OECD的報告,但是對數字的真實性存疑。

原文網址︰http://goo.gl/cO6Xol

▲COP21談判最終版本預計週四出爐

COP21主席請各工作小組根據「德班平台」工作小組(ADP)會議的成果,在巴黎時間12月9日下午一點之前整理出較「乾淨」的文本,並呼籲各國於週四協商出談判最終版本。馬來西亞代表開發中國家同心集團(LMDCs)表示,他發現目前草案版本的第二工作分流(worksream)[註]中,有「不予規範」的選項。並表達他對此選項的憂慮,「將會嚴重衝擊巴黎談判的成果」。

原文網址︰http://goo.gl/VgnbKX

▲分析︰巴黎談判的最後三天

分析家 Nick Mabey 在知名國際媒體 Climate Home 投書,自地緣政治與各國的利益取向,分析會議最後可能的走向。為淡化可能要背負的氣候賠償責任,歐盟與美國透過支持1.5度C希望爭取小島國家為盟友。氣候變遷脆弱國家論壇(CVF)、低度開發國(LDC)和非洲國家集團由於成員眾多,是大國最希望能拉攏的盟友。而經貿關係也可能影響國家的立場表態,如歐盟、中國與非洲國家及拉丁美洲國家有深厚的經貿關係。沙烏地阿拉伯則持續保護他們的產油利益。這些都將是影響巴黎協議力度強弱的關鍵。

原文網址︰http://goo.gl/FKiaIf


註︰第二工作分流負責處理2020年之前的氣候行動。「德班平台」工作小組(ADP)有兩個工作分流,第一分流討論巴黎協議的內容;第二分流討論如何在2020年之前,縮小《京都議定書》承諾與實際的減碳差距。


贊助我們,讓我們將巴黎資訊帶回台灣:https://www.flyingv.cc/project/9056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