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0現場直擊】農業未來調適新方向-Agroecology

在氣候變遷劇烈的時代裡,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將越來越增加,與氣候依存度最高的農業將受到最強烈的衝擊,農業該如何在氣候變遷的未來裡,提高對於氣候變遷的抵抗性、減少損害?今年COP20的第一天由ActionAid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ommunity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Society (CECOEDECON)Practical Action所舉辦的邊會(side event),帶給我們農業未來調適方法新趨勢-Agroecology。

agro-ecology是什麼?

agro-ecology 是從生態學的概念去設計、管理與評估一種產量增加又同時降低環境負面衝擊的農業系統, 由於工業化的農業僅注重產量的提升,並不考慮生產者與消費者對於環境與健康的關係,造成了許多社會與經濟上的問題。有鑒於此,在評估Agroecology概念時,不僅要考慮到當地農業系統,也必須達到生態永續性、糧食安全、經濟能力、資源保留、社會平等以及產量提高的標準。要將Agroecology付諸實行,最重要的是要對於人、自然資源與當地環境,三者長期性的互動有較深入的了解。在這種概念下,我們必須在biophysical sciences、生態學及其他社會科學中討論出一種新架構來依循,提供在不同種的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條件下,如何將agro-ecology的概念化為現實。

基因多樣性與婦女權利

越南Krong No, Daklak地區有許多原始部落,由於擁有不同種的生態區與各種不同生長週期作物,使這裡有非常高的生物多樣性,而各部落不同的文化也造成這裡豐富的文化多樣性,間接地維持物種多樣性。舉例來說,有些部落會搜集與保留不同種的稻米,在結婚時會將家中所保存的稻米品種交給女兒,讓女兒帶入丈夫家中,使這些稻米品種隨著世代流傳下去。

但隨著傳統稻米逐漸被產量高的品種所取代,經濟作物的大量栽培,如咖啡、橡膠等,以及大面積單一作物的栽培方式,使此地區歷年來的生物多樣性降低,並增加農民在糧食安全與氣候災難的脆弱度。此次計劃運用agroecology概念,針對保存農業生物多樣性,及提高陸稻的品種多樣性,藉由教導農民如何選種,使用有機栽種技術,讓農民日後能將自身的經驗相戶交流,增加農村地區發展。

此計畫能順利進行,是由於當地部落與研究團隊的相互合作。有些部落擁有傳統的選種技巧,知道如何辨別與選擇適合的品種,對於農業與當地微型生態系統也有一套傳統管理知識,藉由部落間的交流,將這些傳統的經驗復興與流傳,而部分研究團隊則負責調查當地陸稻品種的多樣性,研究部落間的交流是否能有效提高物種多樣性與產量。

而女性在當地部落裡負責資源管理,並決定物種保存與否。在部落裡,女性為維持文化與社會的中心角色,代表了女性在物種保存與維持農業多樣性的重要,透過支持女性參與此研究,期望能促進與增強部落裡的性別平等與部落裡女性的地位。

農業多方位整合評估

在氣候變遷下,台灣的農業調適政策裡生物多樣性一直是被大家所重視的,因為有複雜健全的生態系與食物鏈,將能夠有效抵抗極端氣候的衝擊。每種物種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網路,連結著其所在的環境與其他生物,缺少一種物種代表的是其所構成的生態網絡毀滅,故須維持生物多樣性,以增加對氣候災難的抵抗性,而agro-ecology包含人、自然與社會三方面的互動,將會受到衝擊的族群與社會經濟體納入評估,更加能符合及有效地降低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害。台灣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農業技術與農村文化,非常適合發展agro-ecology,我們動作必須要再加快了!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