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溪


景美位於新店溪以東,是台北較早開發的地方之一,現與原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但大家習慣上仍稱之景美。景美原名是梘(音同簡)尾,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後改成「景尾」,最後經鄉紳建議而改為今日文雅的「景美」,而靜靜流過此地的便是景美溪。


景美溪一景

原以為中重度污染的景美溪會是一幅充滿惡臭及垃圾的景象,但實際到達後,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條透著青綠的水,絲綢似的靜靜流著,就像是一位披著綠色面紗的女子般婉約。騎車沿著景美溪河堤緩緩而行,途中看見一團黑色的水域,原本心想可能是發現了什麼汙水的源頭吧,心中頓時興奮與憂慮相至,沒想到湊近一瞧,竟是一大群吳郭魚正翻騰攢動著,一旁還有水鳥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可喜的事,吳郭魚及泰國鯉魚、琵琶鼠魚皆是汙染耐受力極高的生物,亦是重度污染的生物指標。這團黑色的水域,就好似景美溪美麗臉龐上的一道瘡疤,默默地透露著她鮮為人知的悲傷。

溪旁原本綠意盎然的農地,變為住宅區及工商業用地,即使今日大部分的工業污染已然移除,但密集的人口所排放的家庭廢水,仍然不斷地戕害著景美溪的健康。更令人驚訝的是,其實當地的汙水處理系統是不完善的,只是將汙水集中而已,直到現在仍有許多挽救的工程正在進行,但成效仍待觀察。

此外,景美溪的河寬是過去的二分之一,原因除了兩旁如囹圄般的河堤外,由於上游開闢果園造成水土保持不佳,進而使得泥沙淤積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當地耆老告訴我們,他十分懷念從前婦女在河邊浣衣,蜆仔亦隨手可得的光景,但也有人表示,她認為為了身家安全,犧牲一點環境是合理的。沒錯,環境的保護本就在身家安全之後,但當初面對淹水的處理方式,卻不是居民後退一步,留給景美溪一點空間,反而是變本加厲地在溪的兩旁蓋上河堤,身家是保護了,人們與溪流的距離卻也因此變得更遠了。隔著河堤,景美溪只能默默地望著人們頭也不回地走過,有誰曾經低頭仔細聆聽,她幽幽的傷心?


當地阿伯身影

景美溪的遭遇可說是台灣各地溪流的縮影,為了發展,都市不斷地向綠地推進,發生問題時又粗魯地對待環境,我們只看見自己的生活,卻看不見大地淚流成河。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唯有真正的尊重他、在乎他,才能與之和諧共存。希望大家都能將愛護環境的種子種在自己的心田,並且不斷地灌溉,希望有一天它能夠抽芽、茁壯,讓家門前的這條河,不再是帶來水患的瘟神或容納廢水的水溝,而是成為居民們記憶裡那條能夠戲水的美麗河川,也讓自己和大自然都能夠重拾笑顏。

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