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YCCxCOP19議題研究 環境議題之青年培力

撰文作者|郭映庭(COP19青年代表)

緣起

在科技的發展領導下,人們於物質生活獲得極大的改善與滿足,相較於地球本身資源的日漸浩劫,可說是前人取捨之結果,因此,在地球發出警訊後,為達成環境永續的目的,自1972年起,聯合國便召開多次的環境會議,議中曾多次提及:經濟與科技方面的解決方案、政治協商甚至金融上的市場誘因的成效與速度,都不及教育管道,透過教育可使人類更加瞭解環境、尊重環境與保護環境,以達到環境永續的目的[1]。 

學者巴爾斯認為環境教育的內涵應具有:環境的知識、環境的技能和環境的態度等三個層面,且民眾容易在環境知識、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中產生正相關互動,然而以台灣青年為例,多數人都是具備足夠環境知識與態度,但缺乏實際行動。在面對環境議題上,青年需要有長遠的參與管道,不論在國際或國內皆能建立溝通平台。 打動青年進入環境培力工程可由UNFCCC 於2003年訂定的Article 6看出端倪,以教育及培訓方式用適當行為與態度找到培力目標,推廣氣候變遷的調適(adaption)與減緩(mitigation)原則。 

青年掌握的資源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青年層是氣候變遷衝擊最大的世代,但如此景況是危機也是轉機,雖然不比成年人有足夠專業知識與政治上的決策力,但我們擁有足夠的資訊掌握能力,面對情勢應變能勇於接受挑戰[2]。另外,青年善於嘗試與合作,有許多類似文化及國情的文化分享能激盪出問題本質,或是以經驗及熱情解決當地環境困境,成為領頭羊提醒在上位者氣候變遷與環境安全,透過國際上的人脈與資源交流,使青年在面對迫在眉睫的議題上,容易找到努力的方向與定位。 

青年培力管道與方式

一、校園倡議行動 大學校風開放,不僅有能力主導校園的環境改革,以審議民主方式,從實作學習永續環境的精神與操作,還能將經驗帶出校園,為社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以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的綠色辦公室(Green Office)計畫為例,此乃由學生主導、官方支持的政策推行機構,負責擔任校方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同時整合校內環境政策、鼓勵各種校園倡議行動,以對環境的熱忱創造出的綠色奇蹟,可謂順利推展的主因[3]。 

二、舉辦環境演講 將主題以實際數據、真實故事觸動人心,在面對夢想可能因為氣候變遷而無法實現的恐懼產生必須身體力行的共鳴,面對氣候正義,藉由撼動人心的演講,創造出世代共同任務,分享國際會議的資訊及視野,以深刻互動分享新知與態度。 

三、舉辦氣候變遷工作坊 以即時互動與產出,票選出可行提案並激盪出對環境的熱忱,配合實際活動(如氣候談判、快閃、在地行動)將訴求散播大眾,達成機會教育與快速宣傳效果。 

四、運用身邊素材引起共鳴 利用身邊問題化危機為轉機,以印度Project Jatropha為例,由兩位美國青年發現家住[4]的祖父母家附近農民皆以種植菸草維生,為了加工常常燃燒柴火,製造大量二氧化碳及汙染物,便與政府合作研發能提取生物燃料的樹種,並教導農民生態相關農藝技術,以達永續。 

五、以視覺傳達之藝文活動引起重視 運用青年感興趣的媒材形成反思,擺脫死板的學術議題模式,將環境議題帶入城活中回提醒,以城市浮游-環境創意視覺設計特展為例,將嚴肅的議題呼籲轉換為深刻視覺震撼。[5]  

總結

氣候變遷使青年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劇增,但多數青年依舊缺乏危機意識,在這需要全球共同減緩及調適的對話過渡期中,青年該選擇如何自處以捍衛未來生存,以適應未來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疾病、天災、糧食、水資源甚至資源爭奪等問題,實為新一波的課題。



[1] Youth in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inspirati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 May 2013 p.13

[2] 環境資訊中心【青年節】地球發燒中 少年吔站起來!http://e-info.org.tw/node/42104

[3]參考自易俊宏 環境資訊電子報 永久的渴望──改變世界2009. 9. 5 https://www.peopo.org/news/109381

[4] Youth in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inspirati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 May 2013 p.29 http://unfccc.int/cc_inet/files/cc_inet/information_pool/application/pdf/youth_pub_2013_en_m.pdf

分享本頁